《海伦凯勒》课件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不幸的小海伦,在生了一场重病之后,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天哪,谁能想到,当时她才是一个一岁半的娃娃呀!从此,小海伦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她面对着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她不能喊一声“妈妈”,也不能倾诉心中的希望和要求。她变得暴躁起来,脾气越来越坏。 从这些词句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1、海伦是怎样学习知识的? 2、海伦是怎样学会说话的? 3、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就在这时,沙利文老师来到了海伦身边,她是怎样做的?默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沙利文老师开始教海伦摸盲文、拼单词。 沙利文老师开始怎样教海伦摸盲文、拼单词的? “沙利文老师把海伦的一只手放在……拼写了‘水’这个单词。” 从这里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为什么要特别介绍学会“水”字这件事? 海伦猛然醒悟,原来“水”就是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呀!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 以前的海伦,心中充满了什么? 现在的海伦,为什么心中充满了“喜悦”呢? 海伦成功的因素不仅和莎莉文老师有关,还和自己的努力分不开。请找出有关海伦成功的自身因素的句子,读一读。 1、为什么要在泥土、种子、说话上加双引号?有何作用? 2、读了这一部分,你体会到了海伦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你从哪里体会出来? 她有时在林中漫步,有时和朋友们在湖上泛舟。她在想象中感受着这个世界。“我常常感觉到一阵微风吹过,花瓣散落在我身上。于是我把落日想象为一座很大很大的玫瑰园,园中的瓣从空中纷纷扬扬地落下来。”她用这样动人的笔调描绘着她心中“看”到的世界。 (1)“看”上为什么有引号? (2)是什么让海伦“看”到了这么美的世界? 是知识开阔了她的眼界, 是信心、乐观、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人老师的爱。 海伦已经不满足于用手指“说话”了,她还渴望什么? 海伦是怎样学会说话的? 海伦10岁的时候,越来越强烈地想开口说话。父母为她请来了盲哑学校的萨勒老师。萨勒让海伦摸清舌头、牙齿、嘴唇和喉咙的位置,以此体会怎样发音。这种完全靠触觉学习说话的方法,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海伦后来在回忆自己的这段学习生活时说:“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懂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我每天坚持练习,练习,练习……” (1)这种完全靠触觉学习说话的方法难在哪里? (2)你从海伦自己的描述中体会到这种艰难了吗?从哪些词中体会到? 艰难:发音靠触摸喉咙的颤动和嘴的运动,发一个音就需要几小时。 * 她在自传里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首先要长久地凝视我的老师。她的最后一本书是《老师》,先后搜集写作了30年,作为她对老师的深深感谢。 * 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1880--1968) 美国著名女作家 一岁半时因病成了一个盲聋哑人。在家庭教师沙利文热情关怀、精心辅导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学习数学、自然、法语、德语,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哈佛大学女子学院,1940年毕业。她在一生中完成了14部著作,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赢得了世界舆论的赞扬。 19世纪出现了两个杰出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 ------马克.吐温 她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获总统自由勋章。 海伦.凯勒 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光明, 别人耳朵听见的音乐当成我的交响乐, 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幸福。 这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这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的弱女子,以她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 她幽闭在盲、聋、哑的世界里,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并在繁忙的工作中先后完成了14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最著名的是其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一 自学点拨 1 我会读 盲哑 喉咙 脾气 暴躁 干燥 吮吸 甘霖 倾注 双目失明 双耳失聪 夜以继日 不屈不挠 如饥似渴 可想而知 一 自学点拨 2 我知道 (1)作者是怎样评价海伦·凯勒的? (2)课文写了海伦的哪些感人事迹? 一 自学点拨 2 我知道 (1)作者是怎样评价海伦·凯勒的? 海伦·凯勒这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永远留在世人心中。 一 自学点拨 2 我知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