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9系统维护与管理.ppt

发布:2017-05-25约3.55千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9章 系统维护与管理 本章要点 1.系统维护的有关内容 2.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管理 3.系统评价的有关内容 9.1系统维护 9.1.1 系统维护的主要内容 系统维护不仅是对系统软件程序本身的维护,还包括对数据库的维护、对代码的维护和对系统硬件的维护。 1、程序的维护 2、数据库的维护 3、代码的维护 4、硬件设备的维护 9.1系统维护 9.1.2维护的类型 根据每次进行维护的具体目标,大致可以把维护分为四种类型: 1、纠错性维护 2、适应性维护 3、完善性维护 4、预防性维护 9.1系统维护 9.1.3维护过程 无论是哪一种维护,最终都要进入到维护过程中。维护过程不是简单的错误修正的过程,实际上维护必须按照严格的步骤进行,需要有一定的组织规则来管理这项工作,不能仅凭维护人员的主观意愿随便修改系统。维护过程是指针对用户的请求,对程序进行修改和调试的过程。 9.1系统维护 9.1.4系统维护应注意的问题 1、建立和健全各类系统开发文档资料; 2、文档资料要标准化、规范化; 3、开发过程要严格按照各阶段所规定的开发原则和规范来进行; 4、维护文档的可追踪性; 5、建立和健全从系统开发到系统运行各阶段的管理制度。 9.2系统运行管理 9.2.1 系统运行管理的内容 1、系统运行的日常维护 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录入及处理结果的整理与分发。此外,还包括简单的硬件管理和设施管理。 2、系统运行情况的记录 整个系统运行情况的记录能够反映出系统在大多数情况下的状态和工作效率,对于系统的评价与改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对MIS系统的运行情况一定要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下来。除了记录正常情况(如处理效率、文件存储率、更新率)外,还要记录意外情况发生的时间、原因与处理结果。 9.2系统运行管理 9.2.2系统运行管理的组织 目前我国各企业、各组织中负责系统运行的大多是信息中心、计算机中心、信息处等信息管理职能部门,从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地位来看,目前常用的有与其他部门平行的方式和参谋中心的方式。 9.2系统运行管理 9.2.3建立健全系统运行管理体制 用计算机实现的各项管理活动需要一套管理制度,规定什么用户拥有什么样的操作权限,在什么时间、什么条件下应该完成什么工作,如果出现问题应如何处理。当有新的信息需求时应该遵照什么管理程序向信息管理部门提出,作为信息管理部门又如何处理这些信息需求。其内部的各类人员又应该遵照什么要求和规则开展各项工作等。作为高层领导的经理要定期检查系统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而信息管理部门的负责人除了要负责监督系统运行外,还要对本部门各类人员的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积极做好各类人员的管理工作,。 9.3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 系统安全性是指应保护MIS系统不受来自系统外部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的破坏,防止非法使用者对系统资源,特别是信息的非法使用而采取的安全和保密手段。系统可靠性控制主要是指为防止来自系统内部的差错、故障而采取的保护措施。 9.3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 9.3.1 系统的安全性 1、影响安全性的因素 1)、自然灾害、偶然事件 2)、软件的非法删改、复制和窃取,使系统的软件遭泄密和破坏 3)、数据的非法篡改、盗用或破坏 4)、硬件故障 5)、通信网络 6)、人员方面 9.3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 9.3.1 系统的安全性 2、系统安全性保护措施 1)、物理安全控制 2)、人员及管理控制 3)、存取控制 4)、数据加密 9.3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 9.3.2 系统的可靠性 1、设备冗余技术 2、负荷分布技术 3、系统重新组合技术 9.4系统评价 9.4.1 系统评价的定义及主要内容 1、技术上的评价 1)、系统的总体水平:如系统的总体结构、地域与网络规模、所采用技术的先进性等。 2)、系统功能的范围与层次:如系统功能的多少与难易程度或对应管理层次的高低等。 3)、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与深度:如企业内部与外部信息的比例、外部信息的利用率等。 4)、系统的质量:如系统的可使用性、正确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通用性等。 5)、系统的安全性与保密性。 6)、系统文档的完备性。 9.4系统评价 9.4.1 系统评价的定义及主要内容 2、经济上的评价 直接的评价内容有:系统的投资额、系统运行费用、系统运行所带来的新增效益、投资回收期等。 间接的评价内容有:对企业形象的改观及员工素质的提高所起的作用、对企业的体制与组织机构的改革及管理流程的优化所起的作用、对企业业务部门间及人员间协作精神的加强所起的作用等。 9.4系统评价 9.4.2 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