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烧夜间若何护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儿发烧夜间如何护理?
退烧的方法很多,适合家庭使用的有如下一些方法:
1、多饮温热开水,这也是帮助退烧的方法之一。通过喝温开水,可以促进皮肤出汗而散热,达到退烧的目的。
2、酒精擦浴,如一时找不到酒精也可用白酒代替。
3、头部冷敷:可用头枕冰袋、或额部冷毛巾湿敷,或两者同时使用。此法简单易行,有凉水即可,或用冰水更好。注意要及时更换冷毛巾或冰袋以加强退烧效果。
4、药物退烧:退烧药要按医嘱使用。剂量过大,可引起出汗过多,发生虚脱;也不能使用过频,也就是说同一种退烧药两次间隔时间不能太短,以免药物在体内蓄积而产生副作用。一般两次间隔以4~6小时为宜。小孩常用退烧药以扑热息痛较好,也较安全,副作用不大。
虽说发烧是机体的正常防卫反应,但小儿发烧毕竟是作父母焦虑的事情。那么,小儿发烧怎么办呢?一般来说,如果体温在38C左右,可不必急于给予降温处理,这样既可以观察热型,又不妨碍身体逐渐产生抗病能力。如果体温在38.5℃以上,则可适当进行降温处理,特别是有高烧抽风史的小儿,更应积极给予降温。
发烧是小儿最常见的病症,而且烧得过高还容易引起抽风雷达此家长可采取些简单易行的办法降温: 物理降温法,可用湿水配成30~50%酒精反复擦拭小儿的背部及腋下、腹股沟、四肢皮肤,还可用34℃左右的湿水擦拭全身或用冷湿毛巾敷额部或用冷水袋置于头顶部。 松解、脱去外衣或减少被子让体热逐渐发散。千万不要越烧越穿衣服或多盖被子,这样汗就不容易出来了。 多喝白开水也可加少量的食盐,促其发汗,有利于体湿下降和毒素排泄,也可防止脱水。 对于有高烧抽风病史的、或体温超过39℃的小儿,家长要备用一些退烧药,如阿斯匹林[5~40毫克/(公斤·次)]、安乃近[10~20毫克/(公斤·次)]等,加用镇静剂,如口服鲁米那[2毫克/(公斤·次)]、或者冬眠灵[1毫克/(公斤·次)]、阿苯片最好,即退烧,又镇静防止高烧抽风。若高烧不退,需送医院求治。护理也很重要,首先要让病儿卧床充分地休息,以减少体力的消耗。居室要保持安静、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开窗通风时切忌让风直吹病孩,病儿身体不舒服时脾气往往会变坏,易躁爱哭闹,父母应耐心照顾和抚爱,切忌急躁粗暴。 发烧会使人体内水分蒸发、盐分丢失、热量消耗,应及时补充,鼓励多饮水,既帮助退烧又利于体内代谢物和毒素的排泄,并可缩短,病愈的时间。出汗过多的儿童,还应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盐和白糖,以保持体内所需的盐分和糖分。 儿童发烧后一般胃口都不大好,此时别硬逼着孩子吃,多吃反而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食欲差、热度高时可吃些流质,如果汁、米汤、蛋奶、豆浆等;食欲好,热度不太高时,可进半流质,如:藕粉、肉糜粥、鸡蛋羹等;退烧后可吃些稀饭、面条、新鲜疏菜等,油腻食物要少吃或不吃。 儿童高烧持续在39摄氏度以上,抽搐过频,时间过长时,会使脑组织缺氧而损伤智力,留下后遗症。如儿童出现神志不清、两眼发直、面肌抽动、牙关紧闭的抽风现象,应迅速去物理降温措施,如用冷毛巾置于前额、腋窝、腹股沟部,或用温水擦身进行降温,也可将冰块包在湿毛巾中进行冷敷降温,还可使用酒精选择手心、足心、腋窝、肘窝、后背、上下肢、颈部等擦浴降温(但婴儿不宜)。此时家长不要用开衣扣的,以利呼吸,用干净的筷子掀开牙关,避免咬伤舌头;如有呕吐时应将病儿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误入器官,发生窒息。经过处理后,如病儿持续高体温,立即送医院进行治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