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心电图描记解读.ppt

发布:2017-01-22约2.93千字共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心电图的认识 常规心电图的操作标准 简单心电图的识别 心电图是应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它反映了心脏兴奋的发生、传播和恢复过程的一系列变化。是辅助临床诊断的一门学问。 (一)识别各种心律失常(最有价值) (二)辅助诊断心房、心室肥大 (三)反映心肌缺血、心肌梗死 (四)心电监护 (五)了解药物的疗效及对心肌的影响 (六)辅助诊断电解质代谢紊乱 简便易行 经济 无创痛苦小 临床应用广泛 是诊断心血管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不能反映心脏的储备功能。 不能为临床提供病源诊断。 心脏病的严重程度与心电图表现无平行关系。 对阵发性心律失常不易捕捉。 心电图的认识 常规心电图的操作标准 简单心电图的识别 (一)环境要求 (二)病人准备 (三)皮肤处理 (四)电极安置 (五)描记心电图 (六)减少或消除伪差 (一)环境要求 1、周围环境安静安全、遮挡屏风,室内温暖(室温不应低于18度),以免寒冷引起肌电干扰。 2、检查床宽度不应窄于80cm,以免肢体紧张而引起肌电干扰。如检查床一侧靠墙,附近的墙内不应有电线穿行。 3、心电图机旁不要摆放其它设备。 (二)病人准备 1、正确核对患者信息。 2、休息片刻,取仰卧位,避免饱餐或吸烟后,取下患者身上的金属物品。 3、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4、记录过程中嘱咐患者平静呼吸,不要说话,不要挪动四肢。 (三)皮肤处理 1、放置电极处皮肤要清洁,无过多体毛。 2、将导电膏或生理盐水直接涂在皮肤上, 消除皮肤阻力减少伪差,不可涂在电极片上。 (四)电极安置 肢体 导联— 右上肢(RA/R):红(接触部位为左右手 左上肢(LA/L):黄 腕内侧3横指处) 右下肢(RL/RF):黑(接触部位为左右内 左下肢(LL/F): 绿 踝上3横指处) (四)电极安置 选用导联 导联 位置 V7 左腋后线同V4 水平 V8 左肩胛线同 V4 水平 V9 左脊椎旁线同V4水平 V3R ~V5R 右胸部与V3~V5对称处 (五)心电图的描记 1、记录心电图时标定标准电压为10mm/mV,走纸速度为25mm/s。 2、分为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每个导联记录的长度不应少于3-4个完整的心动周期) 3、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加长对第Ⅱ导联的描记。 4、做好的心电图纸,标记各导联,并注明患者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日期(X年X月X日X时X分) (六)减少或消除伪差 凡不是由于心脏电激动而发生的心电图改变,都成为伪差。常见原因: 1、周围有交流电用设备或仪器。 2、肌肉震颤。 3、描记心电图时,病人移动身体或呼吸不稳。 4、导联线连接错误、松脱或断离。 5、电极板与皮肤接触不良。 6、心电图仪器陈旧或老化等。 心电图的认识 常规心电图的操作标准 简单心电图的识别 心电图特征 1、窦性心律的频率成人超过100次/min。 2、窦性心动过速时,P-R间期、QRS及Q-T时限均相应缩短,有时尚可继发ST段轻度压低和T波低平。 3、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运动、精神紧张、发热、甲亢、贫血和拟交感类药物的作用时。 Ⅱ 心电图特征 1、窦性心律的起源不变,但节律不整,在同一导联上P-P间期差异大于0.16s。 2、多见于青少年或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者,常与呼吸周期有关,多无临床意义。 Ⅱ 心电图特征 在规律的窦性心律中,有时可因迷走神经张力增大或窦房结自身的原因,在一段时间内停止发放冲动。在规则的P-P间隔中P波突然消失,而且所失去的P波在时间上与正常P-P间隔不成倍数关系。 * 导联 位置 V1 胸骨右缘4肋间 V2 胸骨左缘4肋间 V3 V2与V4 连线的中点 V4 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交点 V5 左腋前线同V4 水平处 V6 左腋中线同V4 水平处 注意:女性乳房下垂者应托起乳房,将V3、V4、V5导联电极置于乳房下缘的胸壁上。 胸前导联 V2 V3 V1 V4 V6 V5 前正中线 锁骨中线 腋前线 腋中线 包括V1、V2、V3、V4、V5、V6导联 记录纸上的横坐标代表时间: 因一般采用25mm/秒的走纸速度,每小格的时间是0.04秒。 记录纸上的纵坐标代表电压: 每小格电压是0.1mv,每个大格为0.5mv。 电压和走纸速度可以根需要缩小或扩大。 1.P波:表示心房除极化,宽度不超过0.11s;振幅在肢体导联不超过0.25mV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