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微观经济学-供求关系解读.ppt

发布:2017-01-22约9.42千字共5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1 《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11页至第213页。 * * * 1 《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13页至第215页。 * * * * * * * 1 西方经济学围绕有效需求不足给出了许多理论,却缺乏有效供给不足的理论。 * * * * * * 1 也就是说价格独立于其它条件而变化。 * * 1 要知道这里只考虑价格因素而不考虑其它因素。 * * * * * * * * * * * * * * *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4页。 * 1 其前提是,在统计时所有的人都说了真话。 * *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余斌 *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样的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的各方面的力量能够相互制约和相互抵消,也由于在这样的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的各方面的愿望都能得到满足。 经济学的研究往往在于寻找在一定条件下经济事物的变化最终趋于静止之点的均衡状态。 在微观经济分析中,市场均衡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余斌 *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局部均衡是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一般均衡是就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一般均衡假定各种商品的供求和价格都是相互影响的,一个市场的均衡只有在其它所有市场都达到均衡时才能实现。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余斌 *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从几何意义上说,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上,该交点被称为均衡点。均衡点上的价格和相等的供求量分别被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余斌 *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余斌 *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前图中D曲线为市场的需求曲线,S曲线为市场的供给曲线。D与S相交于E点,E点为均衡点。 在均衡点E,均衡价格 =4元,均衡数量 =400。 在均衡价格4元的水平,消费者的购买量和生产者的销售量都等于400单位。在均衡数量400的水平,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和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都等于4元。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余斌 *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这样一种状态便是一种使买卖双方都感到满意,并愿意持续下去的均衡状态。 注意,经济学在这里偷换概念,把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偷换成需求和供给。 按照有效需求的概念,在均衡时,消费者只不过受收入的限制只能购买400单位的商品,而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可能是800单位,比如灾荒之年消费者对粮食的有效需求。因此,消费者未必会满意这样一种市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余斌 *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场均衡状态,反而有可能希望这种均衡状态早点消失,以便渡过难关。 作为有效供给的概念,同样存在生产者并不满意的可能。 商品的均衡状态表现为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在市场的供求力量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上会出现需求量和供给量不相等的非均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余斌 *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衡的状态。一般说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这种供求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会逐步消失,偏离的市场价格会自动地回复到均衡价格水平。 例如,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为6元时,商品的需求量为200单位,供给量为800单位。这种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商品过剩的市场状况,一方面会使需求者压低价格来得到他要购买的商品量,另一方面,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余斌 *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又会使供给者减少商品的供给量。这样,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下降,一直下降到均衡价格4元的水平。与此同时,随着价格由6元下降为4元,商品的需求量逐步地由200单位增加为400单位,商品的供给量逐步地由800单位减少为400单位,从而实现供求量相等的均衡数量400单位。 好一篇儿童故事,适合于小学二年级数学不及格者。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余斌 *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首要的问题是,当市场价格为6元时,800单位的供给量是否已经生产出来了? 如果已经生产出来了,那么按均衡数量400单位算,就应当有400单位积压在仓库里。问题是,供给者肯承受这种积压的损失吗? “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象我在别处说过的,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 北京大学政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