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验培养基的制备和消毒灭菌农学.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原理:
培养基是按照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用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一种基质。它包括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等营养要素。
由于不同微生物细胞组成不同,因而所需营养基质不同,为了分离、培养和鉴定不同的微生物,必须根据其需要,配制合适的培养基。
;
培养基的制备原则:
1.根据不同微生物的营养需要配置不同的培养基。
2.调配好培养基营养成分的浓度和比例。
3.控制微生物的培养条件(渗透压、pH、氧化还原电位等)
;(三)器材:
1.药品和试剂:
牛肉膏、蛋白胨、琼脂、NaCl、1M NaOH溶液。
2.器材:
试管、烧杯、量筒、玻璃棒、铁架台、漏斗、天平、牛角匙、高压锅、微波炉、 pH试纸(5.5-9.0)、棉花、纱布、线绳、聚丙烯袋等。
;(四)步骤:
以固体斜面培养基制作为例:
计算 称量 加热融化 调pH 过滤(可省略) 分装 加塞(附棉塞制作) 包扎 灭菌 摆斜面 无菌检查
;;;;;6.灭菌 塞棉塞,包扎,灭菌。培养基做完后,要求在2-4小时内灭菌,否则会被污染。
7.摆斜面
灭菌完毕,冷却到60℃左右再摆斜面,以免产生过多冷凝水。
;(五)注意事项:
1.称量要准确,取药品的角匙不能混用。
2.加热融化时要不断搅拌,以免糊底和溢出。(每加热30s看一次)
3.蛋白胨极易吸湿,称取时动作要迅速。
4.培养基中如有微量成分,先配成浓缩溶液后再加入。
5.节约药品。
;;棉塞制作;二、消毒灭菌:
物理法:加热、过滤、照射
化学法:化学药品; 原理:
加热灭菌是利用高温使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变性达到灭菌的目的。
干热:160-170°C 1.5-2h
湿热:121.3°C 15-30min
紫外线灭菌是诱导胸腺嘧啶二聚体的形成,而抑制了DNA的复制。另外,电离过程中生成的O3和H2O2均有杀菌作用。
适用范围
; 操作步骤:
1.湿热灭菌(高压蒸汽)
向锅内加入适量的水 装待灭菌物品 加盖
加热 排冷空气 升压、升温 维持所需
温度20-30min 降压、降温 开盖取物
趁热摆斜面
;2.干???灭菌(干燥箱)
将待灭菌物品包好 装入待灭菌物品 升温
恒温 降温(70℃以下) 开箱取物
3.紫外线灭菌(接种箱或无菌室内)
放入待灭菌物品 甲醛(酒精)熏蒸
开紫外线灯(30min) 关灯 工作
; 注意事项:
1.高压灭菌:切勿脱水工作,排净冷空气,工作人员不能远离,当压力降到“0”时再开盖取物。
2.干热灭菌:物品不要与烘箱内壁铁板接触;温度不能超过170℃;待温度降至70℃以下后,再开盖取物。
3.紫外线灭菌:待灭菌物品要单摆开,不要直视紫外线光,更不能在紫外线光下工作。灭菌后通风,排出O3。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