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与,评估.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八章 人格测量
第一节 人格测量的一般问题
一、人格与人格测量
?人格是与社会行为有关的心理特质的总和,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感情、态度、性格、气质、价值观、人际关系等。人格有下面四个特征:
独特性
稳定性
统合性(整体性)
功能性
在心理测验领域中,人格测验尚处于摇篮时期,原因在于:
人格内涵复杂。对于人格的结构及分类问题,至今没有一致结论。
人格是动态的,常随环境而改变。
人格测验的先驱:
高尔顿(Galton):
克雷匹林(Kraepelin):用对词的自由联想来诊断精神病人。
第一个人格问卷——武德沃斯(Woodworth)1919年编制的“个性资料调查表”
人格测验的方法或分类
自陈法、 投射法、 评定法、 情境法
自陈量表、投射测验、评定量表、情境测验
第二节 自陈量表
一、自陈量表(self-report inventory)的性质
让被试自己提供关于自己人格特征的报告。
基本假设:只有被试自己最了解自己。
(一)自陈量表的题目形式
是否式 是? 否?
二择一式
是否折中式 是? 否? 不一定?
文字等级式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无所谓? 不大满意? 极不满意?
数字等级式 5 4 3 2 1
(5—经常 4—多次 3—偶尔 4—极少 1—从不)
(二)自陈量表的特点
测量工具一般为调查表。
题量较大。
在同一测验中往往包含几个分量表,测多个特质。
通常采用纸笔测验,因而可以团体施测。
计分规则简单而客观。
?自陈量表的问题:
社会称许性
自我防御:掩饰
默认
折中
(三)自陈量表的编制方法
1.逻辑分析法
确定要测量的特质 → 编写题目 → 编制问卷
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EPPS)、詹金斯活动调查表、显性焦虑量表。
2.因素分析法
施测大量题目 → 相关题目构成因素,即
人格特质
16PF、EPQ
3. 经验法
分组:选取具有某一特征的效标组,对照组
试测
能把两组分开的题目构成测验
MMPI
4. 综合法
逻辑分析法 → 因素分析法 → 经验法
杰克逊人格问卷(JPI)
二、自陈量表举例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
(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MMPI)
编制者:美国明尼苏达大学Hathaway和Mckinley教授编制。?
题量:566(其中有16道重复,实际题量为550)
项目内容:生理状况,精神状态,对家庭、婚姻、宗教、政治、法律、社会等问题的态度。
量表组成:10个临床量表和3个效度量表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
(The 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 16PF)
编制者: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Cattell
题量:187题
维度:16PF
计分:原始分→标准10分制→剖面图
因素 低分者特征 高分者特征 乐群(A) 缄默孤独 乐群外向 聪慧(B) 迟钝、学识浅薄 聪慧、富有才识 稳定(C) 情绪激动 情绪稳定 恃强(E) 谦逊顺从 好强固执 兴奋(F) 严肃审慎 轻松兴奋 有恒(G) 权宜敷衍 有恒负责 敢为(H) 畏怯退缩 冒险敢为 敏感(I) 理智、注重实际 敏感、感情用事 因素 低分者特征 高分者特征 怀疑(L) 依赖随和 怀疑、刚愎 幻想(M) 现实、合乎成规 幻想、狂妄不羁 世故(N) 坦白直率、天真 精明能干、世故 忧虑(O) 安详沉着、有自信心 忧虑抑郁、烦恼多端 实验(Q1) 保守、服从传统 自由、批评激进 独立(Q2) 依赖、随群附众 自立、当机立断 自律(Q3) 矛盾冲突、不明大体 知己知彼、自律谨严 紧张(Q4) 心平气和 紧张困扰
16PF次元人格因素
适应与焦虑性
公式 [(38+2L+3O+4Q4)-(2C+2H+2Q3)]/10
内向与外向性
公式 [(2A+3E+4F+5H) -(2Q2+11)]/10
感情用事与安祥机警性
公式 [(77+2C+2E+2F+2N) -(4A+6I+2M)]/10
怯懦与果断性
公式 [(4E+3M+4Q1+4Q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