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传热设备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 传热设备
授课时间:2学时
授课方式:板书+幻灯片
授课内容提纲: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换热器的类型;了解夹套式、套管式换热器的构造和操作原理;列管式换热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基本设计计算;了解的强化途径。 按用途它可分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
根据冷、热流体热量交换的原理和方式可分为三大类:混合式、蓄热式、间壁式。
主要内容:
(1)各种换热器的性能和特点,以便根据工业要求选用适当的类型。
(2)换热器基本尺寸的确定、传热面积计算以及流体阻力的核算等,以便于在以有系列化标准的换热器中,选定合适的规格。
间壁式换热器应用最多,下面重点讨论此类换热器的类型、计算等。
(一)、夹套换热器
结构:夹套装在容器外部,在夹套和容器壁之间形成密闭空间,成为一种流体的通道。
优点: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缺点:传热面积A小,传热效率低。
用途:广泛用于反应器的加热和冷却。
为了提高传热效果,可在釜内加搅拌器或蛇管和外循环。
夹套换热器动画
(二)、沉浸式蛇管换热器
结构:蛇管一般由金属管子弯绕而制成,适应容器所需要的形状,沉浸在容器内,冷热流体在管内外进行换热。
优点:结构简单,便于防腐,能承受高压。
缺点:传热面积不大,蛇管外对流传热系数小,
为了强化传热,容器内加搅拌。
沉浸式蛇管换热器动画
(三)、喷淋式换热器
结构:冷却水从最上面的管子的喷淋装置中淋下来,沿管表面流下来,被冷却的流体从最上面的管子流入,从最下面的管子流出,与外面的冷却水进行换热。在下流过程中,冷却水可收集再进行重新分配。
优点:结构简单、造价便宜,能耐高压,便于检修、清洗,传热效果好。
缺点:冷却水喷淋不易均匀而影响传热效果,只能安装在室外。
用途:用于冷却或冷凝管内液体。
喷淋式换热器动画
(四)、套管式换热器
结构:由不同直径组成的同心套管,可根据换热要求,将几段套管用U形管连接,目的增加传热面积;冷热流体可以逆流或并流。
优点: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能耐高压,传热系数较大,能保持完全逆流使平均对数温差最大,可增减管段数量应用方便。
缺点:结构不紧凑,金属消耗量大,接头多而易漏,占地较大。
用途:广泛用于超高压生产过程,可用于流量不大,所需传热面积不多的场合。
套管式换热器动画
(五)、列管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
优点:单位体积设备所能提供的传热面积大,传热效果好,结构坚固,可选用的结构材料范围宽广,操作弹性大,大型装置中普遍采用。为提高壳程流体流速,往往在壳体内安装一定数目与管束相互垂直的折流挡板。折流挡板不仅可防止流体短路、增加流体流速,还迫使流体按规定路径多次错流通过管束,使湍动程度大为增加。
根据所采取的温差补偿措施,列管式换热器可分为壳体与传热管壁温度之差50(C,加膨胀节固定管板式动画
(2)浮头式
两端的管板,一端不与壳体相连,可自由沿管长方向浮动。当壳体与管束因温度不同而引起热膨胀时,管束连同浮头可在壳体内沿轴向自由伸缩,可完全消除热应力。
特点:结构较为复杂成本高消除了温差应力,浮头式列管换热器动画
(3)U型管式
把每根管子都弯成U形,两端固定在同一管板上,每根管子可自由伸缩,来解决热补偿问题。
特点:结构较简单,管程不易清洗,常为洁净流体,适用于高压气体的换热。
三、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和选用
1. 选用步骤
(1)根据工艺任务,计算热负荷;
(2)计算平均温度差;
先按单壳程多管程的计算,如果校正系数(0.8,应增加壳程数;
(3)依据经验选取总传热系数,估算传热面积;
(4)确定冷热流体流经管程或壳程,选定流体流速;
由流速和流量估算单管程的管子根数,由管子根数和估算的传热面积,估算管子长度,再由系列标准选适当型号的换热器。
(5)核算总传热系数;
分别计算管程和壳程的对流传热系数,确定垢阻,求出总传热系数,并与估算的总传热系数进行比较。如果相差较多,应重新估算。
(6)计算传热面积。
根据计算的总传热系数和平均温度差,计算传热面积,并与选定的换热器传热面积相比,应有10%~25%的裕量。
2. 选用换热器中的有关问题
(1)流体流经管程或壳程的选择原则
原则:传热效果好;结构简单;清洗方便。
1)不洁净或易结垢的液体宜在管程,因管内清洗方便。)腐蚀性流体宜在管程,以免管束和壳体同时受到腐蚀。)压力高的流体宜在管内,以免壳体承受压力。)饱和蒸汽宜走壳程,饱和蒸汽比较清洁,而且冷凝液容易排出。)流量小而粘度大的流体一般以壳程为宜)需要被冷却物料一般选壳程,便于散热。
2)流体的流速
对于含有泥沙等较易沉积颗粒的流体,流速过低甚至可能导致管路堵塞,严重影响到设备的使用,但流速增大,又将使流体阻力增大。因此选择适宜的流速是十分重要的。根据经验,表列出一些工业上常用的流速范围,以供参考。流动方式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