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内科诊疗规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诊 疗 规 范
肺癌
乳腺癌
非霍奇金淋巴瘤
胃癌
大肠癌
【 肺 癌 】
前 言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大多数国家男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的首要原因,在我国几个大城市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位居第一。近几十年来,尽管治疗方法和新药有了长足进展,但所有病期的肺癌5年生存率仍不足15%。目前,肺癌最主要的病因是主动或者被动吸烟。从1960s末期至1980s,美国男性吸烟的减少使本世纪初男性肺癌的死亡率降低。因此,我们应继续努力减少吸烟使肺癌的死亡率进一步下降。
筛查
尽管只有不到30%的肺癌患者诊断时为早期,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可能得到治愈。这种情况使人们对肺癌的筛查产生了兴趣。
⒈胸部X线及痰细胞学检查:不推荐作为筛查方法(因为最近的随机、对照试验证实,这两项检查作为筛查不能降低肺癌的死亡率)。
⒉在设计较好的临床试验中,我们仅推荐患者进行低剂量CT检查。
⒊对可疑肺癌的患者,我们推荐进行痰细胞学、支气管镜、经胸腔针吸 (TTNA)、或者组织活检检查。
⑴支气管镜检查对支气管内病变敏感性高,对直径<2cm的外周病变敏感性差。
⑵TTNA检查对恶性病变敏感性强。
⑶细胞学检查可以较为准确地鉴别小细胞和非小细胞肺癌。
诊断方法及鉴别诊断
可疑肺癌的诊断方法取决于肺癌的类型(例如,小细胞肺癌或非小细胞肺癌),原发肿瘤的大小和部位,转移情况和患者的一般状况。
分期对于诊断是至关重要的。
对特定患者的研究包括仔细判断诊断的可靠性,以最大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同时避免进行多种或不必要的有创检查。
分期
肺癌的正确分期非常重要(因为分期不同治疗的选择和预后显著不同)。
非小细胞肺癌的无创分期:
几项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发现胸内外病变。
⒈胸部CT扫描有利于更好地发现肿瘤的部位,肿瘤组织的周围结构,是否有纵隔淋巴结肿大。遗憾的是,其鉴别纵隔淋巴结良、恶性的准确性太低。
⒉全身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扫描能够提供组织活性的功能性信息,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胸部CT扫描,而且,能够发现转移性病变。然而,PET扫描的阳性结果也见于非恶性疾病(例如感染),因此,对于可疑的恶性肿瘤需进行组织学检查加以证实。
⒊临床检查包括完整的病史和体检,仍是转移性病变的最佳预测方法。
⑴临床检查结果阴性,无需进行某些影像学检查,例如头部CT扫描,骨扫描或腹部CT扫描。
⑵症状,体征,或体检结果认为存在转移病变,那么需要根据临床检查进行一系列影像学检查。
并不是前面所提及影像学检查的所有异常结果均意味着肿瘤,除非有转移病变的绝对证据,有组织学证实为恶性病变,患者才能进行肿瘤相关治疗,如根治性手术,化疗或放疗。
(二 )有创分期:
目前有许多有创性分期的检查,包括纵膈镜,胸腔镜,经支气管针吸(TBNA),经胸腔针吸(TTNA),内镜超声下细针吸(EUS-NA)。每项检查均需要专业技术,有一定的危险,及一定的适应征。因此,它们之间无直接可比性,关键在于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最恰当的检查。
有创性分期检查常用于确诊,即使影像学已诊断肺癌。
首先选择假阴性率低的检查,此后选择敏感性高的检查。临床医生在选择一项有创性分期检查时,必须了解目前的问题及检查的价值。
⒈检查的目的是确诊时,可选择TBNA(或EUS-NA),因为其敏感性高,并发症低。
⒉检查的目的确定是否累及纵膈淋巴结时,可选择纵膈镜。
⒊检查的目的是确定纵膈淋巴结是否为恶性时,一般也选择纵膈镜,尽管TBNA,TTNA和EUS-NA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也是合理的选择。
然而,选择检查也将取决于专家的意见,患者特异性解剖和生理考虑。最佳检查的选择最好是通过多学科讨论。
治疗
(一)原则
1.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Ⅰ期非小细胞肺癌定义为:原发肿瘤T1或T2,无肺门或纵膈淋巴结转移(N0)或无远处转移(M0)。
符合这一分期的患者应考虑进行较强的局部治疗,有可能达到治愈。
(1)手术:建议行全叶或更大范围切除术(叶切除术,肺切除术)而不是仅行分叶切除术(楔形切除术,肺段切除术)。尚无充分证据证明一种切除方法(开胸术,创伤最小的手术)优于另一种。系统取样或全纵膈淋巴结清扫术能改善病理分期,但在治疗上尚未被证实。
(2)化疗:Ia期尚无证据支持常规进行辅助或新辅助化疗。Meta分析显示Ib期以上术后进行辅助化疗可以改善生存。近期Ⅱ期试验认为,新辅助化疗是可行和安全的,更大规模的Ⅲ期试验正在评价这种治疗方式。
(3)放疗:不能手术的患者应以放疗为主。Ⅰa期NSCLC患者进行辅助或新辅助放疗未证明受益。
2.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根据临床检查,Ⅱ期非小细胞肺癌只占所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5%。而且,由于Ⅱ期非小细胞肺癌包括T1-2N1或T3N0,因此这期患者具有异质性。根据定义,肿瘤侵犯胸壁顶端,纵膈,横隔膜,甚至主支气管,均为T3。因此关于每个不同组的治疗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