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物理复习考点解密追踪与预测(新高考)压轴题04 天体物理(原卷版).docx
压轴题04天体物理
考向分析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是一级考点,以选择题为主。万有引力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条定律,2024高考命题中预计很少直接考查万有引力的计算,但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是分析几乎所有天体运动类问题的根本依据,复习时应注重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是一级考点,以选择题为主。万有引力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条定律,2024高考命题中预计很少直接考查万有引力的计算,但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是分析几乎所有天体运动类问题的根本依据,复习时应注重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从常考题型的角度来说,以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为背景,考查线速度、角速度、轨道半径、周期、加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求解中心天体的质量和密度问题,也常涉及牛顿运动定律和开普勒定律。
二、压轴题要领
热点题型一开普勒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1.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1)行星绕太阳的运动通常按圆轨道处理.
(2)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也适用于其他天体,例如月球、卫星绕地球的运动.
(3)开普勒第三定律eq\f(a3,T2)=k中,k值只与中心天体的质量有关,不同的中心天体k值不同.
2.万有引力定律
公式F=Geq\f(m1m2,r2)适用于质点、均匀介质球体或球壳之间万有引力的计算.当两物体为匀质球体或球壳时,可以认为匀质球体或球壳的质量集中于球心,r为两球心的距离,引力的方向沿两球心的连线.
热点题型二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
1.地球表面的重力与万有引力
地面上的物体所受地球的吸引力产生两个效果,其中一个分力提供了物体绕地轴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另一个分力等于重力.
(1)在两极,向心力等于零,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2)除两极外,物体的重力都比万有引力小;
(3)在赤道处,物体的万有引力分解为两个分力F向和mg刚好在一条直线上,则有F=F向+mg,所以mg=F-F向=eq\f(GMm,R2)-mRωeq\o\al(2,自).
2.星体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
(1)在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不考虑地球自转);mg=Geq\f(mM,R2),得g=eq\f(GM,R2).
(2)在地球上空距离地心r=R+h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mg′=eq\f(GMm,(R+h)2),得g′=eq\f(GM,(R+h)2)
所以eq\f(g,g′)=eq\f((R+h)2,R2).
热点题型三中心天体质量和密度的估算
中心天体质量和密度常用的估算方法
质
量
的
计
算
使用方法
已知量
利用公式
表达式
备注
利用运行天体
r、T
Geq\f(Mm,r2)=mreq\f(4π2,T2)
M=eq\f(4π2r3,GT2)
只能得到中心天体的质量
r、v
Geq\f(Mm,r2)=meq\f(v2,r)
M=eq\f(rv2,G)
v、T
Geq\f(Mm,r2)=meq\f(v2,r)
Geq\f(Mm,r2)=mreq\f(4π2,T2)
M=eq\f(v3T,2πG)
密
度
的计
算
利用天体表面
重力加速度
g、R
mg=eq\f(GMm,R2)
M=eq\f(gR2,G)
-
利用运行天体
r、T、R
Geq\f(Mm,r2)=mreq\f(4π2,T2)
M=ρ·eq\f(4,3)πR3
ρ=eq\f(3πr3,GT2R3)
当r=R时
ρ=eq\f(3π,GT2)
利用近地卫星
只需测出其运行周期
利用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
g、R
mg=eq\f(GMm,R2)
M=ρ·eq\f(4,3)πR3
ρ=eq\f(3g,4πGR)
—
应用公式时注意区分“两个半径”和“两个周期”
(1)天体半径和卫星的轨道半径,通常把天体看成一个球体,天体的半径指的是球体的半径.卫星的轨道半径指的是卫星围绕天体做圆周运动的圆的半径.卫星的轨道半径大于等于天体的半径.
(2)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自转周期是指天体绕自身某轴线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公转周期是指卫星绕中心天体做圆周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一般不相等.
热点题型四卫星运行参量的比较与计算
1.卫星的轨道
(1)赤道轨道:卫星的轨道在赤道平面内,同步卫星就是其中的一种.
(2)极地轨道:卫星的轨道过南北两极,即在垂直于赤道的平面内,如极地气象卫星.
(3)其他轨道:除以上两种轨道外的卫星轨道,且轨道平面一定通过地球的球心.
2.地球同步卫星的特点:六个“一定”
3.卫星的各物理量随轨道半径变化的规律
4.解决天体圆周运动问题的两条思路
(1)在中心天体表面或附近而又不涉及中心天体自转运动时,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即Geq\f(Mm,R2)=mg,整理得GM=gR2,称为黄金代换.(g表示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天体运动的向心力来源于天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