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ppt

发布:2023-09-19约2.78千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 * * * 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神经系统概述 小儿神经系统特点 神经系统常见的检查 contents 内容 神经系统概述 小儿神经系统特点 神经系统常见的检查 contents 内容 神经系统概述 小儿神经系统特点 神经系统常见的检查 contents 内容 神经系统概述 小儿神经系统特点 神经系统常见的检查 contents 内容 神经系统 基本单位 神经元 中 枢 周 围 脊髓 脑 灰质 白质 脑干 大脑 小脑 脑神经 脊神经 神经元 突起 细胞体 轴突 树突 参加调整躯体平衡和肌肉张力,协调随意运动。 维持个体生命,涉及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主要生理功能 控制运动、产生感觉及实现高级脑功能 大脑 涉及端脑和间脑。由140亿个细胞构成,重约1400克,大脑皮层厚度约为2-3毫米,总面积约为2200平方厘米。 人脑中的主要成份是血液,占到80%。因为有80%是血液,所以它就有些像豆腐。但是它不是方的,而是圆的;也不是白的而是淡粉色的。 大脑虽只占人体体重的2%,但耗氧量达全身耗氧量的25%,血流量占心脏输出血量的15%。 成人 大脑 胎儿时期神经系统发育最早,脑发育最为迅速。 小儿出生时大脑的重量约370g,占体重的1/9~1/8,是成人脑重的25%左右。 出生时神经细胞数目已与成人接近,但其树突和轴突少而短。出生后,皮层细胞的数目不再增长,脑重的增长主要是神经细胞体积增大和树突的增多、加长,以及神经髓鞘的形成和发育。 小儿的脑耗氧量,在基础代谢状态下占总耗氧量的50%,缺氧的耐受性较成人差。 小儿 大脑 脊髓 位于脊椎骨构成的椎管内,呈长圆柱状,全长41-45厘米。上端与颅内的延髓相连,下端呈圆锥形随个体发育而有所不同,成人终于第一腰椎下缘或第二腰椎上部。临床上作腰椎穿刺或腰椎麻醉时,多在第3-4或第4-5腰椎之间进行。 成人 大脑 脊髓 脊髓在出生时已具有功能。脊髓的增长和运动功能的发育是平行的,随年龄增长而加长增重。胎儿时,脊髓的末端在第二腰椎下缘,新生儿时达第3腰椎水平。婴幼儿做腰椎穿刺时,位置要低,以腰4~5间隙为宜。 小儿 大脑 脊髓 正常成年人的脑脊液约100-150毫升,其比重为1,呈弱碱性,不含红细胞,但每立方毫米中约含在5个淋巴细胞。正常脑脊液具有一定的化学成份和压力,对维持颅压的相对稳定有主要作用。 脑脊液 成人 大脑 脊髓 新生儿脑脊液量少,压力低(30-80mmH20),抽取脑脊液较困难。 小朋友脑脊液约100~150ml,压力70-200mmH20,外观透明,细胞数不超出10×106/L,糖含量2.8~4.4mmo1/L,氯化物118~128mmo1/L,蛋白不超出400mg/L。 脑脊液 小儿 大脑 脊髓 1 经过反射弧完毕 2 涉及深反射和浅反射 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膝反射、踝反射等 浅反射:角膜反射、咽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跖反射、肛门反射等 脑脊液 神经反射 成人 出生时即具有某些原始反射,如觅食、吸吮、吞咽、握持、拥抱等和对寒冷、疼痛及强光的反应。伴随年龄的增长吸吮、拥抱、握持等反射(3~4个月)自然消失。如这些反射在新生儿期减弱或消失,或数月后仍不消失,常提醒有神经系统疾病。 新生儿和婴儿肌腱反射较弱,提睾反射、腹壁反射不易引出,至1岁时才稳定。生后3~4个月前的婴儿肌张力较高,kernig征可呈阳性,2岁如下小儿babinski征阳性亦可为生理现象。 生后2个月开始逐渐形成视觉、触觉、味觉、听觉、嗅觉等条件反射,3~4个月开始出现兴奋性和克制性条件反射;2~3岁时皮质克制功能发育完善。 大脑 脊髓 脑脊液 神经反射 小儿 常见检查 辅助检查 运动检验 深反射 浅反射 肌容积、肌张力、肌力、共济运动姿势和步态等 脑膜刺激征 感觉检验 病理反射 深感觉:位置觉、振动觉、皮层感觉 浅感觉:痛觉、触觉、温度觉 颈强直、Kering征、Brudzimski征 巴彬斯基征(2岁以下如阳性可考虑为生理现象)、戈登征、霍夫曼、查多克征 Oppenheim Chaddock征 Gordon 仰卧,下肢伸直,医生手持被检验踝部,用竹签划足底外侧缘,由后向前至小趾跟部并转向为内侧。 Babinski 捏压腓肠肌,正常反应为呈跖屈曲,阳性反应为拇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 用拇指及食指沿被检验者胫骨前缘由上向下用力滑压 竹签在外踝下方足背外缘,由后向前划至趾跖关节处 病理反射 辅 查 检 助 CT 脑电图 磁共振 脑脊液 脑 脊 液 脑脊液经过腰椎穿刺取得标本,对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神经系统感染有主要诊疗和鉴别诊疗意义。 产生于脑室的脉络丛,经第三、第四脑室进人小脑延髓池。位于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