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大《法学概论》期末考试答案重点小抄.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单项选择
1、一切法的共同本质 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这一系列论述中,我们可以将一切法律的共同的本质概括为:法是统治阶级意志体现
2、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划分 (1)国内法和国籍法(2)根本法和普通法(3)一般法和特别法(4)实体法和程序法(5)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3、我国的国体 国家的阶级性质
4、我国的分配制度 《宪法》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按老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5、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国家机构组织活动的根本原则 (2)民主集中制的原则(3)法制原则(4)效率和精简的原则
6、行政立法的主体 (1)国务院(2)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 (3)国务院直属机构 (4)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5)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6)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7)经济特区的市人民政府
7、行政案件的审理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52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
8、我国的刑法溯及力原则 (1)从旧原则(2)从新原则(3)从旧兼从轻原则(4)从新兼从轻原则
9、刑事责任年龄的特殊规定 把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三个阶段:一是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二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有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投毒这8种罪行的,才负刑事责任。三是完全不负刑事
11、共同犯罪的形式划分(有无组织形式) 可划分为一般共同犯罪和犯罪集团,一般共同犯罪是指没有特殊组织刑事的共同犯罪
12、犯罪的停止形态(中止犯等)指故意犯罪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停顿,没有完成犯罪的情形
13、自首、立功犯罪分子的处罚规定 根据《刑法》第67条,68条的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犯罪后自首又又重大了立功表现的,应当 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4、民事诉讼时效的开始 诉讼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时开始起算,弹20年时效则时从权利受侵害之日起开始算
15、关于典权效力的法律规定 典权时我国最早就有的一种物权,意指承典人支付典价而占有、使用,收益出典人的不动产,出典人在一定期间内有权回赎的民事权利
16、债权的性质 享有的要求债务人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法律的规定履行义务的权利
14、继承法对丧偶儿媳和丧偶女婿的规定 我国《继承法》还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人
17、法定继承的效力 有两个继承人时,他们的继承份额一般应该均等,但也应考虑继承人的不同情况和他们对被继承人生前所尽的义务,进行合理的分配,如对未成年和无劳动能力的人以及对死者尽了主要抚养义务的人,应适当予以照顾或多分
18、遗赠抚养协议的效力 遗赠抚养协议的效力最高,对协议处分的遗产,即不能用于继承(包括法定继承和遗嘱继赠),也不能遗赠
19、离婚的原则 我国采取可婚姻破裂离婚原则,即是否允许离婚,以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为原则界限
20、公司法规定的公司类型 (1)无限公司(2)有限公司(3)两合公司(4)股份有限公司
21、保险法第18条的规定 保险合同中规定有关于保险人责任免除条款的,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当向投保人明确说明,未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
22、我国的中央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是1948年12月1日成立的,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是国务院领导的管理全国金融事业的主管机关,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必须接受其管理和监督
23、消费税的概念 是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征收的一种税
24、土地管理法关于征用土地的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但法律另规定者除外,征用下列土地的,需有国务院审批。(1)基本农田(2)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35公顷的(3)其他土地超过70公顷的。
25、国家所有权的对象
26、民事诉讼法第34条的规定 下列案件,由本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专属管辖:(一)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二)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三)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27、刑事诉讼法第12条的规定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28、逮捕的条件 根据《刑事诉讼法》,逮捕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法(3)有逮捕必要
29、国家赔偿责任原则 国际法上的赔偿,是指对受害国的物质损失付给其相应的货币或物质赔偿
30、国家承认的概念 承认是既存国家(承认国)以一定的方式对新国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