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而避免错误结果的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进而避免错误结果的报告。
进而避免错误结果的报告。(一):学术规范测试
通知
关于在博士、硕士新生中开展研究生科学道德
与学术规范基本知识测试的通知
各学院(系、所、中心):
科学道德的培养和学术规范的训练,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使广大研究生自觉学习和掌握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基本知识,研究生院自2014年9月起开通研究生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网络学习平台,并在研究生新生中开展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基本知识的测试。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自2014级起,研究生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内,应通过自学方式完成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大纲》、《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自学参考资料等文献的学习。
2、完成相关资料的学习后,请登录本人校内门户,选择“学生业务-培养过程”模块中的“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基本知识测试”,进入测试系统进行答题,共50题,答对40题以上者为合格。
3、请同学们注意:答题过程中途退出界面或长时间未操作导致登录失效,之前的答题将无效,需重新作答。
系统开放时间为10月至次年1月,新生应在截止时间前完成答题并通过测试,测试合格以后第二学期才可以正常注册。
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
2014年9月
确定
a 人文学科
b 社会科学
c 自然科学
d 心理学
正确 2.
学术研究指在精神和 精神指引下,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索、求知,获得新的知识、理论以及对新知识、新理论应用的行为。 a 实证 理性 b 实证 经验
c 科学 理性
d 科学 经验 正确
3.
以下关于“不良学风”的认识,错误的是。
a 不良学风损害学者和学术的形象。
b 不良学风影响公众对价值理想和价值导向的认同。
c 不良学风影响到整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和整个国家的社会风气。
d 不良学风不会在学术共同体及其成员的学术活动中表现出来。
正确 4.
在科研活动过程中违背社会道德属于学术不端行为,以下属于学术不端行为的是 a 滥用科研资源,用科研资源谋取不当利益,严重浪费科研资源。
b 骗取经费、装备和其他支持条件等科研资源。
c 在个人履历表、资助申请表、职位申请表,以及公开申明中故意包含不准确或会引起误解的信息,故意隐瞒。
d 以上选项都是。 正确
5.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学术不端行为。 a 参加与自己专业无关的评审及审稿工作。
b 故意拖延对他人科研项目或成果的审查、评价时间。
c 对竞争项目或结果的审查设置障碍。
d 把对论文贡献没自己大的导师署名为第一作者。 正确
6.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学术不端行为。 a 伪造
b 篡改
c 引用
d 抄袭
正确
7.
a 对项目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 b 通过夸大项目的学术价值和经济效益促使项目通过审批。 c 为自己或他人提供职称、简历、获奖证明以及研究基础等方面的虚假信息。
d 对于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重大问题尽量隐瞒。 正确
8.
按项目资助单位的规定及时提交项目年度进展报告、结题报告或者研究成果报告等书面材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不得提交弄虚作假的报告、伪造的原始记录或者相关材料。
b 不得侵占、挪用项目资助经费。
c 不得泄露国家秘密。
d 不得将已发生的仅仅少量滥用科研资源的事宜写入报告。
正确
9.
下列关于“引用”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 间接引用时在正文或注释行文时明确向读者显示其为引用。
b 掩盖转引,将转引标注为直接引用。
c 引用译著中文版却标注原文版。
d 论文中复述导师尚未发表的作品中的思想观点时加人学生本人的个人意见。
正确
10.
以下关于“直接引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用引号把他人的观点、作品和自己的文章、著作区分开来。
b 通过夹注、脚注或尾注注明引号范围内的信息来源。
c 引用量应保持在合理限度。
d 引用的部分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更改。
正确 11.
根据《著作权法》第27条,以下关于“适当引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
b 所引用部分构成引用人作品的实质部分,但不构成主要部分。
c 不得损害被引用作品著作权人的利益。
d 引用目的仅限于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 正确
12.
间接引用是指,也称为释义。 a 选择一些同义词代替原文的词汇。
b 可以变动原文句子结构次序,从而使原文的词汇原封不动。
c 作者综合转述别人文章某一部分的意思,用自己的表达去阐述他人的观点、意见和理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