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药剂学第十八章制剂新技术(第1节固体分散技术)》课件.ppt

发布:2018-09-27约6.02千字共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药剂学 * (二)热分析法 差热分析法(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DTA)是在程序升温(或降温)的相同环境中,测量试样和参比物两者的温度差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情况。 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y,DSC)又称为差动分析,是使试样和参比物在程序升温或降温的相同环境中,用补偿器测量使两者温度差保持为零时所必须的热流量对温度(或时间)的依赖关系。 * 药剂学 * (三)X射线衍射法 通过比较药物、载体、药物—载体物理混合物和固体分散体的X-射线衍射图谱,可以判断固体分散体是否形成(确切了解药物的结晶性质及结晶度大小)。 物理混合物的衍射图谱是上述各组分衍射图谱的简单叠加,衍射峰位置及强度无改变。但在固体分散体中药物以无定形状态存在,药物的结晶衍射峰将消失。 * 药剂学 * (四)红外光谱法 红外光谱法主要用于确定固体分散体中有无复合物形成或其它相互作用。在形成复合物或有强氢键作用时,则药物和载体的某些吸收峰将消失或位移。 (五)核磁共振谱法 本法主要用于确定固体分散体中有无分子间或分子内的相互作用。 * 药剂学 * 六、固体分散体速释与缓释的原理 (一)速释原理 在固体分散体中,药物所处的分散状态是加快药物溶出速率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药物所处的状态使溶出加快 (1)药物的分散度(表面积)显著增加 固体分散体内的药物呈极细的胶体、微晶或超细微粒,甚至以分子状态存在,这些不仅大大提高了药物的表面积S,而且根据Ostwald frendulich定律也可以提高溶解度CS,因此必然提高药物的溶出速率,达到速释的效果(dC/dt=KSCS )。 * 药剂学 * (2)药物处于高能状态 在固体分散物中,药物以无定型或亚稳态的晶型存在,处于高能状态,它们的扩散能量很高,所以溶出速度快、可以达到速释的效果。 2.载体材料对药物溶出的促进作用 (1)载体材料可提高药物的润湿性: (2)载体材料可以保证药物的高度分散性: (3)载体材料对药物有抑晶性。 * 药剂学 * (二)缓释原理 用水不溶性聚合物、肠溶性材料、脂质材料为载体制备的固体分散体,不仅仅具有提高药物的溶解能力的作用,而且具有使药物缓慢释放作用,其释药机制与骨架型制剂缓、控释原理相同。 水溶性药物及难溶性药物均可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缓释固体分散体。选择适当的载体及恰当的药物与载体的比例,可获得理想释药速率的固体分散体。 谢谢! 药剂学 第四篇 制剂新技术与药物新剂型 第十八章 制剂新技术 第一节 固体分散技术 一、概述 二、常用载体材料 三、固体分散体的类型 四、常用的固体分散技术 五、固体分散体的物相鉴别 六、固体分散体速释与缓释的原理 * 药剂学 * 固体分散体(solid dispersion)系指药物以分子、胶态、微晶等状态均匀分散在某一固态载体物质中所形成的分散体系。 将药物制成固体分散体所采用的制剂技术称为固体分散技术。 第一节 固体分散技术 一、概述 * 药剂学 * 制成固体分散体的目的: 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速率; 控制药物释放; 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和刺激性; 使液体药物固体化; 利用载体的包蔽作用,可延缓药物的水解和氧化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固体分散体的缺点: 药物处于高度分散状态,久贮易产生老化现象(稳定性不高)。 * 药剂学 * 二、载体材料 固体分散体所用的载体材料可分为:水溶性载体材料、难溶性载体材料、肠溶性载体材料三大类。 (一)水溶性载体材料 1. 聚乙二醇类 2. 聚维酮类 3.表面活性剂类 4.有机酸类 5.糖类与醇类 6.其它亲水性材料 * 药剂学 * 1.聚乙二醇类 聚乙二醇(PEG)是最常用的水溶性载体之一,是一大类结晶性高分子聚合物的总称。最适合用于固体分散体的分子量在1000到20000,熔点较低(55~65℃),毒性小。化学性质稳定(但180℃以上分解),能与多种药物配伍。不干扰药物的含量分析。 药物为油类时,宜用分子量更高的PEG类作载体。单用PEG6000作载体,则固体分散体变软,特别是温度较高时载体发粘。 * 药剂学 * 2. 聚维酮类 聚维酮(PVP)为无定形高分子聚合物、无毒、易溶于水和多种有机溶剂。由于熔点较高,不宜采用熔融法,而宜采用溶剂法制备固体分散物。 但PVP易吸湿,制成的固体分散物对湿的稳定性差,贮存过程中易吸湿而析出药物结晶。如尼莫地平—PVP固体分散物[7]能显著提高尼莫地平的体外溶出速率,但经相对湿度75%,40℃放置三个月后,溶出速率又回到原药的水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