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球自转地方时.ppt

发布:2017-10-09约2.89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地方时空间概念 说出A、B的地方时 请思考: 一对孪生姐妹在太平洋上出生,但姐姐生日比妹妹生日晚一天,你知道原因吗? 国际 (1) 概念 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 。 (2) 地方时产生的原因: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①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②偏东地点的时刻要早一些 。 ③经度不同,时刻不同,地方时不同 。 (3) 计算: 经度每隔15o ,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每隔1o ,地方时相差4分钟。 求地方时 求经度 三、地方时 晨线和赤道交点所在经 线的地方时为6:00 昏线和赤道交点所在经 线的地方时为18:00 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 时为12:00 与直射点经线相对的经线 的地方时为0:00或24:00 N S 6:00 12:00 0:00 2:00 4:00 8:00 10:00 A B C B A、C 直射点 (24:00) N S 18:00 12:00 24:00 14:00 16:00 20:00 22:00 A B A:16:00 B:20:00 已知经度,求地方时 已知A地时间,求B地时间。 1.先计算出A、B两地的经度差 解题过程: 2.依照下面的公式计算出B地的地方时 B地的地方时=A地的地方时±4(分钟/每度)×经度差 如果B在A的东面用“+”,B在A的西面用“-”。 例:A地为10时26分,经度为120°E,B地经度为80 °E,求B地的地方时。 B地的地方时=10时26分 (4分× 1°)/40 ° - = 7时46分 返回 已知地方时,求经度 已知A地经度,求B地经度。 1.先计算出A、B两地的时间差(B-A) 解题过程: 2.依照下面的公式计算出B地的地方时 B地的经度=A地的经度±(时间差/4分 钟)×1° B时间比A早:在东经用+,在西经用-。 B时间比A晚:在东经用-,在西经用+。 例:A地为10时24分,经度为120°W,B地为11时,求B地的经度。 B地的经度=120°W ( 36分/ 4分钟 )×1° - = 111°W 返回 0° 7.5oW 7.5oE 180° 中时区 22.5oW 西一区 37.5oW 西二区 52.5oW 西三区 22.5oE 东一区 37.5oE 东二区 52.5oE 东三区 157.5oW 142.5o 西十区 172.5oW 西十一区 157.5oE 142.5oE 东十区 172.5oE 东十一区 东十二区 西十二区 地球自转方向 国际规定,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15个经度——时间区域 1、时区的划分: 时区 已知经度,求时区: 已知某地经度,推算该地所在时区 公式:某地经度÷15°=时区号数。 (1)若所得余数小于或等于7.5°,所得整数为所在时区号数。若余数大于7.5°,则所在时区号数为所得整数加1。 (2)该地在东经,为东时区;在西经,为西时区。(7.5°W--7.5°E为零时区,172.5°E--172.5°W为东西十二时区) 已知时区,求经度 已知某地时区号数,推算该时区中央经线和范围 公式:某地时区号数×15°=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 (1)除零时区外,时区号数乘以15°,所得的积就是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东时区为东经度,西时区为西经度。 (2)将某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度数分别加、减7.5°,所得的和与差就是该时区的范围。 0° 7.5oW 7.5oE 180° 中时区 22.5oW 西一区 37.5oW 西二区 52.5oW 西三区 22.5oE 东一区 37.5oE 东二区 52.5oE 东三区 157.5oW 142.5o 西十区 172.5oW 西十一区 157.5oE 142.5oE 东十区 172.5oE 东十一区 15oW 30oW 15oE 30oE 45oW 45oE 165oE 165oW 150oE 150oW 东十二区 西十二区 地球自转方向 2、区时: ⑴概念:全球共划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都以该时区 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 ⑵中央经线:每个时区中间的那条经线 3、区时的计算方法: (1)已知两地所在时区,计算两地时差:(异区相加,同区相减) (2)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 (1)已知两地所在时区,计算两地时差: (异区相加,同区相减) A.若两地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两地时区数值相减,即为所求时差值。 B.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时区,则两地时区数值相加,即为所求的差值。 如东5区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