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地理复习课件--地球.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读下列经纬网图,完成1~2题。 读下列经纬网图,完成1~2题。 例:一架飞机从甲地 ( 40°N,116°E ) 出发,以1110千米/小时的速度沿着经线圈飞 行,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8小时后到达 乙地,则乙地为 ( ) 60°N 40°N 甲 乙 40°N 40°S 乙 甲 A. 40°N,64°W B. 60°N,64°W C. 40°N,64°E D. 60°N,116°E B 1. 定地理坐标 2.定方向 3.定距离 两地间最短距离判断—— 为球面上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长 三.经纬网的应用 N 答案:110*111=12210千米 例1:从40°N,75°W到30°N,105°E的 最短航线如何选择,最短航程为多少? 两地间最短航线的方向 (大圆航线问题) 40°N 75°W 30°N 105°E ( ) C A. 一直向正东方向走 B. 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 C. 先向东北,再向东南走 D. 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 50°N 80°E 150°E 甲 乙 为球面上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长 地球自转方向 A B C 读下图判断: (1)A点在C点的 方向,在B点的 方向 (2)A到B的最短航线方向是 。 东北 正东 先西北再西南 N A. 出发点 B. 出发点以西 C. 出发点以北 D. 出发点以东 例:某人在40°N依次向正东、正北、正西、 正南各走100公里,最后他位于 ( ) B (1)四幅经纬网图中,分别绘有两条粗短线,符合同一图中两条粗短线实际距离相等的是( )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④ A (2)以上四幅经纬网图的图幅面积相同,其中实际面积最大的是( ) A.①区域 B.②区域 C.③区域 D.④区域 A 练习3:不考虑海陆、地形、冰雪等条件,有人 从极点附近(含极点)某地出发,依次向正北走 5千米,正东走5千米,正南走5千米,正好回到 原地。从极点上空看,向东走时可能1. 顺时针走了一个完整的圆 2. 逆时针走了一个完整的圆3. 顺时针走了小于360度的圆弧 4. 逆时针走了小于360度的圆弧 A. 123 B. 23 C. 234 D. 14 ( ) B 2014届高三地理复习 地方时 区时 1、地方时 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东“早”西“晚” 经度相差15°,时刻相差1小时; 经度相差1°,时刻相差4分钟; 经度相差1′,时刻相差4秒钟。 2、时区和区时 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 时区 占15个经度,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做 区时 ,又称标准时。 时区在地球上是如何分布的?如何确定各时区的中央经线?有什么规律可循? 0o 180o 180o 7.5oW 7.5oE 中时区 15oE 22.5oE 东一区 120oE 东八区 各时区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 东十二区 172.5oE 172.5oW 西十二区 西经度 东经度 思考: 东经115o、西经75o、东经35o、 西经170o分别位于哪一个时区? 分别为:东经115o—东八区、西经75o—西五区、 东经35o—东二区、 西经170o—西十一区。 2. 东八区和东九区的分界线是 A 112.5oE 经线 B 120o E 经线 C 127.5oE 经线 D 135oE经线 C 规律:各时区中央经线的经度都是能被 整除数。中央经线东西各跨 共15o为该时区的范围。 15 7.5o 区时的计算方法 (1)用已知经度推算时区 时区数=已知经度÷15°, 如果所得余数<7.5°相除所得商即为时区数; 如果所得余数>7.5°相除所得(商+1)即为时区数。 (2)已知两地所在地区,计算两地时差 “同减异加” (3)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差 ±号选择原则是“东加西减”法则, 即所求区时位于已知区时的时区 东取“+”,若位于西则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