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记账法.pptx.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借贷记账法知识回顾:1.思考:会计的主要计量单位是什么?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货币;核算和监督2.思考:会计要素划分为哪几类?其中静态要素有哪几个?动态要素有哪几个?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动态要素静态要素本节重点、难点1.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2.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3.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对应关系与会计分录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也就是指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会计科目中以借贷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产生于12世纪的意大利。二、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借贷(一)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 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左方称为借方,右方称为贷方。所有账户的借方和贷方按相反方向记录增加数和减少数,即一方登记增加额,另一方就登记减少额。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与所记录经济内容的性质。 经典例题采用借贷记账法,哪方记增加,哪方记减少,是根据( )决定的。A.每个账户与所记录经济内容的性质B.企业习惯的记法C.贷方记增加、借方记减少的规则D.借记增加、贷方记减少的规则A“T”字账户的结构账户的名称贷借通常而言,资产、成本和费用类的账户的增加用“借”表示,减少用“贷”表示;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类账户的增加用“贷”表示,减少用“借”表示,“借”和“贷”所表示增减的含义如右图所示。资产的增加费用的增加成本的增加负债的减少所有者权益的减少收入的减少资产的减少费用的减少成本的减少负债的增加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收入的增加(二)资产和成本类账户的结构 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类、成本类账户的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期末余额在借方,有时可能无余额。其余额计算公式: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借资产和成本类账户 贷 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发生额 本期减少发生额 期末余额经典例题假设期初你的“银行存款”账户上余额1000元,本期存入500元,支出300元请:①画出“银行存款”的“T” 字账户 ②算出“银行存款”账户的期末余额 借 资产类账户贷借银行存款 贷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1000 500本期减少发生额300期末余额1200银行存款的期末余额=1000+500-300=1200(三)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在借贷记账法下,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借方登记减少额;贷方登记增加额;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有时可无余额。其余额计算公式: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借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贷 本期减少发生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期末余额(四)损益类账户损益类账户主要包括收入类账户和费用类账户; 1.收入类账户的结构 2.费用类账户的结构借 收入类账户 贷借 费用类账户 贷 减少(结转)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增加发生额 减少(结转)无余额无余额无余额无余额经典例题【多选】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借方应登记( ) A、资产、费用的增加数 B、资产、费用的减少数 C、权益、收入的增加数 D、权益、收入的减少数AD三、借贷记账法的规则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无论企业经济交易或事项怎样复杂,均可概括为以下四种类型:一.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总额增加;二.资产与权益同时减少,总额减少;三.资产内部有增有减,总额不变;四.权益内部有增有减,总额不变。四、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对应关系与会计分录(一)账户的对应关系 账户的对应关系是指采用借贷记账法对每笔交易或事项进行记录时,相关账户之间形成的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二)会计分录 1.会计分录的含义 会计分录是对每项经济业务列示出应借、应贷的账户名称(科目)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会计分录由应借应贷方向、相互对应的科目及其金额三个要素组成。2.会计科目的分类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会计分录可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两种。简单会计分录,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一个账户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复合会计分录,指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多借一贷、多借多贷”。例如:1.简单会计分录 借:库存现金 贷:银行存款2.复合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银行存款经典例题A下列各项中,属于简单会计分录的是( ) A.一借一贷的分录 B.多借多贷的分录 C.多借一贷的分录 D.一借多贷的分录3.会计分录的编制步骤(1)分析经济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2)确定经济业务是各会计科目增加或减少的金额(3)根据会计科目所属类别及其用途,明确各会计科目应借应贷的方 向及其金额;(4)按正确的格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