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河北省沧州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发布:2025-03-24约5.94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5年

2024~2025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仔细审题,工整作答,保持卷面整洁。

3.考生完成试卷后,务必从头到尾认真检查一遍。

一、选择题。(本题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播放了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在这部专题片里,我们可以看到的生活场景是()

A.元谋人使用磨制石器B.蓝田人过着农耕生活

C.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D.北京人制作精美玉器

2.李老师的板书内容有“距今约7000-5000年”“黄河流域”“粟”“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等。由此判断李老师的课堂主题是()

A.良渚古城遗址B.半坡遗址

C.河姆渡遗址D.北京人遗址

3.如果拍摄一部反映商朝时期的电视剧,下面情节不能出现的是()

A.年老的舜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让给禹B.盘庚迁都至殷

C.在龟甲上刻下祭祀的相关情况D.汤以毫为都城

4.□□□始于西周,周武王建立了周朝后,大封功臣。他把功臣分封到所属国去,形成一个个环绕镐京的大大小小的诸侯国。材料中“□□□”处是()

A.世袭制B.郡县制C.禅让制D.分封制

5.公元前3世纪中期,赵国大儒荀卿在游历秦国后写道,“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服不挑(佻),甚畏有司而顺......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这一情形的出现是由于()

A.百家争鸣的出现B.商鞅变法的实行

C.秦二世的暴政D.“推恩令”的实施

6.孔子在长期从事教育和教学的实践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并把某些经验上升为教育理论。这些教育理论包括()

A.为政以德B.仁者无敌

C.因材施教D.礼法并用

7.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奴隶主阶级需要一些学者做他们的顾问,为他们出谋划策,最大程度上维护各自阶级的利益。这一期间,代表各阶层利益的不同思想学说纷起。材料主要讲述了百家争鸣的()

A.思想主张B.意义

C.代表学派D.背景

8.下图所示内容反映了商周时期青铜器()

A.工艺复杂B.种类丰富C.制作精美D.象征身份

9.秦代统治者残酷剥削压迫人民,男子尽力耕作,却不能保障吃饱,女人在家纺织,依旧无衣可穿,无法维持最低限度生活条件,从而使阶级矛盾在秦代末年异常尖锐。由此导致()

A.民族关系日益缓和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统一局势逐渐稳固D.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10.据《史记·平准书》记载,汉高祖推行“轻田租,什伍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这一措施说明汉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A.严刑峻法B.郡国并行C.休养生息D.横征暴敛

11.“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期头为饮器,月氏逃遁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骞以郎应募,使月氏。”可见,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A.深化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交往B.加强对西域的管理

C.联合匈奴平定七国之乱D.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12.某历史公众号做了一期专题,下图是该专题的资源包。可知,该期专题的名称是()

货币的发展历程B.活跃繁荣的学术思想争鸣

C.古代的对外交往D.辉煌灿烂的秦汉科技文化

13.该长官的主要职责在于推行汉朝的政令,守境安土,协调西域各国间的矛盾和纠纷,制止外来势力的侵扰,维护西域地方的社会秩序。该长官是()

A.太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