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安全管理第一章.ppt

发布:2024-11-24约4千字共4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安全管理

〔第三版〕;第一章平安管理根底知识;知识目标

1.掌握平安生产方针及其内涵。

2.熟悉事故及职业病的根底知识。

3.掌握平安管理的内涵,了解平安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4.知晓平安生产“五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力目标

1.能够进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2.能够判断事故和职业病类别。;平安生产方针及其内涵

“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平安第一”

平安优先、以人为本。在确保平安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生产的其他目标。

平安生产与政绩考核“一票否决”。;“预防为主”----未雨绸缪

既是平安生产方针的有机组成局部,也是多年来珍贵经验的总结。

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实现源头治本,防范于未然,牢牢掌握主动权。

事先辨识危险和可能发生的事故,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或当事故发生时,采取措施,扼制事故的开展和扩大,防止或减小事故损失,降低伤害。;“综合治理”

是落实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的手段和方法。

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人管、法治、技防多管齐下,并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的监督作用,有效解决平安生产领域的问题。;;一、事故及其相关概念

1.事故

在生产过程中,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事故是意外事件,是人们不希望发生的;同时该事件产生了违背人们意愿的后果。

事故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我国在工伤事故统计中,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将企业工伤事故分为20类。;序号;序号;2.事故隐患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

〔1〕事故隐患

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平安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平安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平安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2〕事故隐患分级: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3.危险源;4.重大危险源

广义上说,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就是重大危险源。

〔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规定;〔2〕临界量: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假设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那么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3〕单元:即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判断:

①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那么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假设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那么定为重大危险源。;?②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那么按下式计算,假设满足下面公式,那么定为重大危险源:

??

上式中:q1,q2...q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

??Q1,Q2...QN——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t。;二、平安和本质平安;2、本质平安

本质平安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失误一平安功能

指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平安行为的功能。

〔2〕故障一平安功能

指设备、设施或生产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平安状态。;本质平安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即在它们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人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

本质平安是生产中“预防为主”的根本表达,也是平安生产的最高境界。;三、生产过程中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第二节职业病及其相关的根底知识;2.职业病的分类

我国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2年4月18日公布《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将10类共115种职业病列人法定职业病。

卫生部在2013年1月22日就新修订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调整后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仍分为10大类,包括130种职业病〔含4项开放性条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