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桥钢板桩围堰、支撑及地.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围堰、支撑及地基检算
长江大桥北岸引桥31#墩位于老鱼塘中,围堰时水位标高为20.6m,承台底设计标高为16.95,围堰顶面标高为21.6m,承台尺寸为:14.4m×9.6m×2.5m。桩基为9φ1.25m三排钻孔桩。地质从围堰顶下依次为:0~2.5m为围堰填土,2.5m~9.5m为流塑状淤泥,9.5~24.5m为黏土,24.5~30m为圆砾土,30m以下为砂岩。
(详见北岸引桥31#墩钢板桩支护立面图)
围堰的平面结构形式采用矩形,高度为20m(检算埋深后计算得,计算单附后)。围堰尺寸为:18.4m×13.6m。围堰内部设置H型钢矩形支撑(加设角撑)。
1、基坑底稳定性检算
根据地质情况判断:承台底地质土层为7m厚流塑状淤泥,再下为9.5m厚粘土,不考虑淤泥承载。如下图所示:
钢板桩深入淤泥底面6.35m,即:围堰底口标高为9.6m,位于粘土层。转动力矩:
q为上部荷载,该检算上部荷载q取值为0
即:
稳定力矩:
τ为地基土不排水剪切的抗剪强度,τ=σtgφ+c
均匀土层,τ=c
则:抗隆起安全系数K=/
当K≥1.2时 地基土稳定
即:K=/
为土的重度,18KN/m3
为水位至基坑底高差,31#墩根据计算h=20.6-15.95=4.65m。
根据设计钻探提供资料,基坑土为粘性土,粘聚力c取值20KN/m2。
则K=(2×π×20)/(18×4.65)=1.5>1.2 符合要求。
2、根据板桩受力检算最小埋深
采用盾恩近似法,经简化的土压力分布如下图所示:
假定主动土压力在地面上为三角形分布,入土(开挖面下)为矩形分布,并假定RD的一半传到坑下,由被动土压力承担,则由图中(如下图)几何关系可得:1/2DFIM=EMN
简约后的公式为:
L4=4.85m(按基坑开挖至灰土换填底面时最不利状况考虑)
H=9m Ka=0.53 Kp=1.89(计算得)
则代入公式有:0.53×9×(4.85+x)=(1.89-0.53)x2
1.36x2-6.17x-15.44=0
解得x=5.02m
只要埋深达到5.02m,则满足钢板桩受力要求,该方案中对x取值6.35m。
3、基坑底管涌验算
地表与基底水头差h=21.6-15.95=4.65m
钢板桩埋入基底深度为t=6.35m
基底下的土的有效重度为土-水=18KN/m3-10KN/m3=8KN/m3
要避免出现管涌现象,需要1=土-水≥K×j
K为抗管涌安全系数
当K≥1.5 即不会发生管涌
j为最大渗流力(动水压力)
j=i×w
i为水头梯度 即 i=h/(h+2t)
w为地下水的重度,取值10KN/m3
则j=w×h/(h+2t)=4.65×10/(4.65+2×6.35)=2.68KN/m3
K=1/j=8/2.68=2.98≥1.5
符合要求,即:钢板桩打入基坑底6.35m,不会发生管涌现象。
4、涌水量计算
涌水量Q为基坑底控制渗水量(单位:m3/d)
Q=K×A×i
K为土的综合渗透系数,根据资料显示,淤泥质土渗透系数都小于0.1,在本检算中,K取0.1m/d。
A为基坑底面积(单位:m2), i为水头梯度(i=h/(h+2t))
则:Q=0.1×17.7×12.9×4.65/(4.65+2×6.35)=6.12m3/d=0.25m3/h。
根据以上计算数据,用水泵(一般功率)可以满足现场排水功能。
5、根据等弯矩布置支撑及支撑反力计算
视板桩为承受三角荷载的连续梁计算:
如下图所示:
h1=1.15m,h2=1.5m,h3=1.5m,h4=1.5m
上面3.5m为填土,下9m为淤泥,分别计算支撑所受的荷载为:
支撑受力如下图所示:
根据三不等跨梁的内力计算,系数n=8.7m/3.8m=2.29
取最大受力层,即q=q3=73.5 KN/m
=3.8m
则:MB=-0.23×q×2=-244.11KN·m
MAB=0.057×q×2=60.5KN·m
MBC=0.183×q×2=194.23KN·m
QB左=-1.145×q×=-319.8KN
QB右=1.374×q×=383.8KN
???据以上数据,取受力、受弯最大处,即MB、QB右
采用700mm×300mmH型钢支撑,其受弯方向的截面抵抗矩为5760cm3。
则:σ=M/W=244.11×106/(5760×103)=42.38MPa<【σ】=200 MPa
符合受力要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