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物理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 6.3电容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解析版)概要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全*品*高*考*网, 用后离不了!
【高频考点解读】
1.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2.示波管
3.常见电容器 电容器的电压、电荷量和电容的关系
【热点题型】
题型一 平行板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例1、如图6-3-2所示,电路中R1、R2均为可变电阻,电源内阻不能忽略,平行板电容器C的极板水平放置。闭合电键S,电路达到稳定时,带电油滴悬浮在两板之间静止不动。如果仅改变下列某一个条件,油滴仍能静止不动的是( )
图6-3-2
A.增大R1的阻值 B.增大R2的阻值
C.增大两板间的距离 D.断开电键S
【提分秘籍】
1.分析比较的思路
(1)先确定是Q还是U不变:电容器保持与电源连接,U不变;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Q不变。
(2)用决定式C=确定电容器电容的变化。
(3)用定义式C=判定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或两极板间电压U的变化。
(4)用E=分析电容器极板间电场强度的变化。
2.两类动态变化问题的比较
充电后与电池两极相连 充电后与电池两极断开 不变量 U Q d变大 C变小Q变小E变小 C变小U变大E不变 S变大 C变大Q变大E不变 C变大U变小E变小 εr变大 C变大Q变大E不变 C变大U变小E变小
【举一反三】
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研究平行板间悬浮不动的带电油滴,比较准确地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如图6-3-3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M、N相距d,两极板分别与电压为U的恒定电源两极连接,极板M带正电。现有一质量为m的带电油滴在极板中央处于静止状态,且此时极板带电荷量与油滴带电荷量的比值为k,则( )
图6-3-3
A.油滴带负电
B.油滴带电荷量为
C.电容器的电容为
D.将极板N向下缓慢移动一小段距离,油滴将向上运动
题型二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直线运动
例2.如图6-3-4所示,在A点固定一正电荷,电量为Q,在离A高度为H的C处由静止释放某带同种电荷的液珠,开始运动瞬间向上的加速度大小恰好等于重力加速度g。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两电荷均可看成点电荷,不计空气阻力。求:
图6-3-4
(1)液珠的比荷;
(2)液珠速度最大时离A点的距离h;
(3)若已知在点电荷Q的电场中,某点的电势可表示成φ=,其中r为该点到Q的距离(选无限远的电势为零)。求液珠能到达的最高点B离A点的高度rB。
答案(1) (2)H (3)2H
【提分秘籍】
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是否考虑重力的处理方法
(1)基本粒子:如电子、质子、α粒子、离子等,除有说明或明确的暗示以外,一般都不考虑重力(但并不忽略质量)。
(2)带电颗粒:如液滴、油滴、尘埃、小球等,除有说明或有明确的暗示以外,一般都要考虑重力。
2.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直线运动问题的两种思路
(1)运动状态的分析:带电粒子沿与电场线平行的方向进入匀强电场,受到的电场力与运动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做加(减)速直线运动。
(2)用功与能的观点分析:电场力对带电粒子做的功等于带电粒子动能的变化量,即qU=mv2-mv02。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灵活利用动力学分析的思想,采用受力分析和运动学方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解决,也可以采用功能结合的观点进行解决,往往优先采用动能定理。
【举一反三】
如图6-3-5所示,在某一真空中,只有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和竖直向下的重力场,在竖直平面内有初速度为v0的带电微粒,恰能沿图示虚线由A向B做直线运动。那么( )
图6-3-5
A.微粒带正、负电荷都有可能
B.微粒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微粒做匀速直线运动
D.微粒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题型三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
例3、如图6-3-8所示,正方体真空盒置于水平面上,它的ABCD面与EFGH面为金属板,其他面为绝缘材料。ABCD面带正电,EFGH面带负电。从小孔P沿水平方向以相同速率射入三个质量相同的带正电液滴A、B、C,最后分别落在1、2、3三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6-3-8
A.三个液滴在真空盒中都做平抛运动
B.三个液滴的运动时间不一定相同
C.三个液滴落到底板时的速率相同
D.液滴C所带电荷量最多
解析:选D 三个液滴在水平方向受到电场力作用,水平方向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三个液滴在真空盒中不是做平抛运动,选项A错误。由于三个液滴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三个液滴的运动时间相同,选项B错误。三个液滴落到底板时竖直分速度相等,而水平分速度不相等,所以三个液滴到底板时的速率不相同,选项C错误。由于液滴C在水平方向位移最大,说明液滴C在水平方向加速度最大,所带电荷量最多,选项D正确。
【提分秘籍】
1.基本规律
设粒子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两平行金属板间的电压为U,板长为l,板间距离为d(忽略重力影响), 则有
(1)加速度:a=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