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章第四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规范.ppt

发布:2017-03-20约字共4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生长素的产生部位 主要由分裂较为旺盛的部位产生,如茎尖、叶原基、嫩叶、发育着的种子等。 生长素的分布部位 大多集中在生长较为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尖的分生组织、形成层 、受精后的子房、幼嫩的种子等。 生长素的运输 低浓度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具有双重性。 同一浓度对不同器官的影响不同。 生长素类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某一部位产生(内生性) ,运输到另一部位起作用(可移动性) ,对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微量高效性) ,统称为植物激素。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 脱落酸能够促进种子萌发 B 赤霉素能促进茎的伸长 C 乙烯可用于诱导果实产生 D 生长素可用于果实催熟 每种激素的作用取决于 、 、 等。 植物体内 平衡协调作用(相对浓度)控制植物的生长发育。 常见植物激素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 观察指标 枝条上根的长度 影响因素 2,4-D浓度 无论是促进还是调节作用;总的来说生长素起调节植物生长的作用。 在向光性反应中,生长素起促进作用,而在有些 自然现象中生长素却起抑制作用。 生长素的产生、分布 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尖、根尖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受精后的子房和发育着的种子)而趋向衰老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中则较少分布 回顾总结: 胚芽鞘尖端 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 生长素产生部位 感受光刺激部位 生长素作用部位 进行生长的部位 讨论:生长素浓度是不是越高越好呢?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0-10 10-4 10-8 10-6 10-2 0 促进生长 抑制生长 c/mol·L-1 茎 1、曲线AB段表示: 2、B点表示: 3、BC段表示: 4、C点以后表示: 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茎生长 的促进作用加强。 促进茎生长的最适浓度 随生长素浓度增加,对茎的生长促进作用减弱。 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对茎的生长抑制作用增强。 B A C 思考:C点表示? 此曲线你能获得什么结论? 低浓度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具有双重性。 10-10 10-4 10-8 10-6 10-2 0 促进生长 抑制生长 c/mol·L-1 根 芽 茎 B A C 5、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根和芽的生长效应是: 抑制生长。 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程度不同。其顺序依次为( ) 根芽茎 对生长素要求的最适浓度依次为 ( ) 根(10-10 M)芽(10-8 M)茎(10-4 M) 低浓度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具有双重性。 同一浓度对不同器官的影响不同。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的作用 —调节生长 10-10 10-4 10-8 10-6 10-2 0 促进生长 抑制生长 c/mol·L-1 根 芽 茎 B A C 低浓度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具有双重性。 同一浓度对不同器官的影响不同。 生长素的作用 —调节生长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植物的根向地性、茎背地性的形成原因 ? 在失重状态下,植物的根、茎生长状况如何呢? 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叫向性运动。 去除顶端优势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侧枝、根也存在此现象)----顶端优势 低浓度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具有双重性。 同一浓度对不同器官的影响不同。 花卉栽培:待苗高5-8厘米时定植,定植株行距25-35cm,定植成活后主茎有4-5节时可摘心一次,可促使分枝而花多。生育期每20-30天追肥一次。及时剪除残花,可开花不绝。 4)防止落花落果 1)顶端优势的应用(果树栽培、园艺、行道树) 2)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无籽蕃茄与无籽西瓜的区别) 5)除草剂(萘乙酸、 2、4-D) 3)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植物体产生的生长素的量是很少的,无法在生产上大规模应用。人们能够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