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牛磺酸和布洛芬插层MgAl-LDHs药物缓释材料制备及其结构研究.PDF

发布:2018-08-14约1.72万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32 卷 第4 期 矿 物 学 报 Vol. 32, No.4 2012 年12 月 ACTA MIERALOGICA SINICA Dec., 2012 文章编号:1000-4734(2012)04-0481-05 牛磺酸和布洛芬插层MgAl-LDHs 药物 缓释材料制备及其结构研究 1,2 3 3 3 3 2,3* 谢襄漓 ,周翔 ,曹伟城 ,臧梦璐 ,施莲香 ,王林江 (1. 桂林理工大学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广西 桂林541004 ; 2. 中国科学院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510460 ;3. 桂林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 桂林541004) 摘要:采用焙烧还原法制备了牛磺酸/层状双氢氧化物插层复合物(TAU-LDH)和布洛芬/层状双氢氧化物插层 复合物(IBU-LDH) 。研究了插层复合物中TAU 和IBU 在模拟人体内肠道pH 值(pH=7.4)的磷酸缓冲溶液(PBS) 中的缓释性能。XRD 和FT-IR 分析表明,TAU 和IBU 阴离子成功进入到LDHs 层间形成插层复合物,IBU-LDH 插层复合物的结晶性能优于TAU-LDH 。UV-Vis 分析表明,存在于LDHs 层间的TAU 和IBU 在缓冲溶液中 具有明显的缓释特性。复合物中的TAU 40 min 释放85%,180 min 释放完全;IBU 40 min 释放88%,180 min 释放完全。IBU-LDH 插层复合物的药物缓释特性优于TAU-LDH 插层复合物。 关键词:层状双氢氧化物;牛磺酸;布洛芬;插层作用;药物缓释 中图分类号:P578.4; P579; R965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谢襄漓,女,1963 年生,实验师,分析化学专业,从事矿物材料研究. E-mail: xiexl@glite.edu.cn 药物在动物及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 性、生物降解性且降解速率适宜而受到更加广泛 [3-5] 排泄是一个连续变化的动态过程。一般的给药方 的关注 。其中层状双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式使人体内的药物浓度只能维持较短的时间,血 hydroxides, LDHs) ,是一类具有水镁石结构特征 液中或体内组织中的药物浓度上下波动较大,有 的层状化合物。其通式为[M 2+ M 3+ (OH) ](An-) · 1-x x 2 x/n 时超过病人的药物最高耐受剂量,有时又低于有 mH O,其中M 2+ (M 3+)、An-、x 、m 分别为2 价(3 2 效剂量,这样不但可能起不到应有的疗效,而且 价)金属阳离子、层间阴离子、(M 3+)与(M 2++ M 3+) 还会产生副作用。频繁的小剂量给药可以调节血 的摩尔比值及结晶水分子数。此类材料的结构由 药浓度,避免上述现象,但往往使患者难以接受, 带正电荷的水镁石层与层间可交换阴离子和水分 [6-8] 实施起来有很多困难。适当的药物载体所产生的 子构成 。LDHs 层板内存在强共价键作用,层 药物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