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2章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课件).ppt

发布:2018-09-06约1.14万字共9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章 数据库的 创建与管理 本章主要内容: 2.1 SQL Server数据库 SQL Server数据库结构 : 数据库的物理结构 : 数据库用于存储数据。SQL Server数据库的物理表现是操作系统文件。即物理上,一个数据库由一个或多个磁盘(或光盘)上的文件组成。这种物理表现只对数据库管理员是可见的,而对用户在实际使用时是透明的。 数据库的物理结构 (1)数据库文件类型 每个SQL Server 2000数据库(无论是系统数据库还是用户数据库)在物理上都由至少一个数据文件和至少一个日志文件组成。 数据文件分主要数据文件和次要数据文件两种。 主要数据文件是数据库的起点,用于存储数据表数据和索引。它包含数据库的启动信息,还包含一些系统表,这些表记载数据库中对象及其他文件的位置信息。每个数据库都有且只能有一个主要数据文件。 主要数据文件的默认文件扩展名是 .mdf。 数据库的物理结构 次要数据文件辅助主要数据文件存储数据。它是一个可选项,有些数据库可能没有次要数据文件,而有些数据库则有多个次要数据文件。 使用次要数据文件的主要原因是,凭借在不同物理磁盘上创建次要数据文件存储数据,可以将数据横跨存放在多个物理磁盘上。这样,在存取大量数据时多个磁盘驱动器同时工作,可提高效率。 另外,如果主要数据文件的数据容量超过WINDOWS操作系统的大小限制,此时也需要用次要数据文件来帮助存储数据。 次要数据文件的默认文件扩展名是 .ndf。 日志文件 SQL Server 2000具有事务功能,以保证数据库操作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所谓事务就是一个单元的工作,该单元的工作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全部取消。日志文件用来记录SQL Server的所有事务以及由这些事务引起的数据库数据的变化。 SQL Server 2000是遵守先写日志再执行数据库修改的数据库系统,在数据库数据的任何变化写到磁盘之前,首先在日志文件中做记录,因此如果SQL Server系统发生出错,甚至出现数据库系统崩溃时,数据库管理员(DBA)可以通过日志文件完成数据库的修复与重建。此外,我们在进行数据库编程时,也可利用相关的事务处理命令,根据情况取消先前的一些操作步骤。 日志文件 每个数据库必须至少有一个日志文件,但可以不止一个。日志文件的默认文件扩展名是 .ldf。建立数据库时,SQL Server会自动建立数据库的事务日志。 一般情况下,一个简单的数据库可以只有一个主数据文件和一个日志文件。如果数据库很大或很重要,则可以设置多个次要数据文件或更多的日志文件。 文件组 (2)文件组 出于分配和管理目的,可以将数据库文件分成不同的文件组。 SQL Server 系统可以通过控制在特定磁盘驱动器上放置的数据和索引来提高自身的性能。文件组可以对此提供帮助。 文件组 系统管理员可以为每个磁盘驱动器创建文件组,然后将特定的表、索引,或表中的text、ntext、image数据指派给特定的文件组(在SQL Server 2000中,创建表和索引时,不能指定将表或索引放到某个文件中,只能指定将表或索引放在某个文件组内)。也可以将不同磁盘上的文件组成一个文件组,提高操作效率。 文件组 SQL Server 2000有两种类型的文件组:主文件组和用户定义文件组。 主文件组包含主要数据文件和任何没有明确指派给其它文件组的其它文件。系统表的所有页均分配在主文件组中。 用户定义文件组是在 CREATE DATABASE(创建数据库)或 ALTER DATABASE(修改数据库)语句中,使用 FILEGROUP 关键字另外指定的文件组。 使用文件组注意事项 SQL Server2000中的文件或文件组不能由一个以上数据库使用; 每个数据库中的文件只能是一个文件组的成员; 日志文件不属于任何文件组。 如果文件组中的某个数据文件遭到破坏, 那么整个文件组中的数据都无法使用。 数据库的逻辑结构 逻辑上,一个数据库由若干个用户可视的组件构成,如表、视图、角色等,这些组件称为数据库对象。用户利用这些数据库对象存储或读取数据库中的数据,也直接或间接地利用这些对象在不同应用程序中完成数据的存储、操作、检索等工作。 当一个用户连接到SQL Server数据库后,他所看到的是这些逻辑对象,而不是物理的数据库文件。逻辑数据库对象可以从企业管理器中查看,如图2-1所示。 数据库对象 SQL Server数据库类型 在SQL Server 2000中,数据库可分为系统数据库、示例数据库和用户数据库3类。 系统数据库 系统数据库是SQL Server 2000内部提供的一组数据库,在安装SQL Server 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