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创建与管理数据库.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4章 创建与管理数据库 掌握数据库的相关知识 了解SQL Server的命名规则 掌握如何使用管理器创建数据库 掌握如何使用管理器修改数据库 掌握如何使用管理器删除数据库 * 数据库(Data Base)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是存储在一起的相关数据的集合。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减少数据的冗余度,节省数据的存储空间 ?(2) 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充性 (3) 实现数据资源的充分共享 4.1 认识数据库 4.1.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 4.1 认识数据库 4.1.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分为逻辑存储结构和物理存储结构 逻辑存储结构是指数据库的性质信息。数据库由各种不同的数据对象(如表、视图、索引等)组成,它们分别存储数据库的特定信息,构成了数据库的逻辑存储结构。 物理存储结构是指磁盘上存储的数据库文件。数据库文件有数据文件和事务日志组成,保存在物理介质上。 * 4.1 认识数据库 4.1.2 数据库的常用对象 组成数据库的逻辑成分称为数据库对象,数据库对象主要有数据库表、视图、存储过程、函数、触发器、规则、用户、角色、拥有者等。 “对象资源管理器”中的数据库对象节点 * 主要数据库对象: “表” 对象用来存储系统数据和用户数据,是最核心的数据库对象。 表由行和列组成,用于组织和存储数据。表中每一行称 为一条记录。表中每列称为一个字段,字段具有自己的属性。字段的常用类型:字符型、文本型、数值型、逻辑型和日期型。 4.1 认识数据库 4.1.2 数据库的常用对象 * 表结构 表内容 “数据库关系图” 用来描述数据库中表和表之间的关系。 例如下面的数据库关系图描述了三个表之间的联系。 “索引”是一个单独的数据结构,它是依赖于表建立的,是数据的逻辑排序,可加快查找速度。 “视图” 是一种虚拟表,用来查看数据库中的一个或多个表,视图是建立在表基础之上的数据库对象,它主要以SELECT语句形式存在。 “可编程性”对象是一个逻辑组合,它包括存储过程、函数、触发器、程序集、类型、规则和默认值等对象。 “存储过程” 是封装了可重用代码的模块或例程。存储过程可以接受输入参数、向用户返回结果。在SQL Server 2008系统中,可以使用T-SQL语言来定义存储过程。 “函数”对象是接受参数、执行复杂操作并将结果以值的形式返回的例程。通过使用函数,可以达到模块化编程、执行速度更快、网络流量更少等效果。 “触发器”是一种特殊的存储过程,它在数据库服务器中发生指定的事件后自动执行。 “类型”节点中包含了系统数据类型、用户定义数据类型等对象类型。 “规则”节点中包含了数据库中的规则对象。规则可以限制表中列值的取值范围,确保输入数据的正确性。 “默认值”节点中包含了数据库中的默认值对象。默认值对象也是一种完整性对象,它可以为表中的指定列提供默认值。 “用户”是对数据库有存取权限的使用者 “角色”是指一组数据库用户的集合。 “拥有者”是单个用户所拥有的数据库对象的集合。 数据库对象由拥有者所拥有,而拥有者由数据库用户或角色所拥有。当拥有者的所有者离开单位时,可在删除离开的用户之前将该拥有者的所有权移交给新的用户或角色。 * 4.1 认识数据库 4.1.3 数据库物理组成 SQL Server2008数据库主要由文件和文件组组成 1.数据库文件的类型 数据库有3种类型的文件: 主数据文件,默认的扩展名为.mdf 次要数据文件,默认的扩展名为.ndf 日志文件,默认的扩展名为.ldf 数据库中存放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的默认位置为: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 \MSSQL10.MSSQLSERVER \MSSQL \DATA文件夹下 * (1)主数据文件 主数据文件用来存放数据,它还包含其它数据库文件的指针,它是数据库的起点。 一个数据库必须有且只有一个主数据文件,主数据文件的扩展名为.MDF。 (2)次要数据文件 次要数据文件也用来存放数据。如果主数据文件可包括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就不需要次数据文件,如果主数据文件太大或要扩展到多个磁盘,则需次要数据文件。 一个数据库可有多个或没有次要数据文件,次要数据文件的扩展名为.NDF。 (3)事务日志文件 事务是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 事务日志文件用来存放事务日志。即存储所有事务和由这些事务引起的数据库的变化,用于恢复数据库。 一个数据库有一个或多个事务日志文件,日志文件的扩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