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第七章控制测量.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章 控制测量;本章主要内容:;§7.1 控制测量概述;;2、控制测量意义
为测图或工程建设的测区建立统一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
作为进行各种细部测量的基准;
控制误差的积累;
便于多组同时作业,可加快作业进度。;3、控制测量的分类
按维数分: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 ;三维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的目的是测定平面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建立平面控制网。
三角测量、三边测量、边角测量和导线测量、全球定位系统(GPS)
高程控制测量的目的是测定高程控制点的高程,建立高程控制网。
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GPS高程测量
按精度分 :1,2,3,4等;
按方法分 :天文测量,三角测量,导线测量,卫星定位测量等;;;;4、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整体控制、局部加密;
高级控制、低级加密的原则。
5、控制网按测区范围分为
国家控制网
城市控制网
工程控制网:图根、施工、变形监测;建立国家控制网的目的:统一全国各地区的测量工作,供整个国民经济规划和国防建设使用。
1、国家平面控制网
传统的国家控制网主要采用三角测量的方法,在全国范围内将控制点组成一系列的三角形,通过测定三角形的内角,推算各控制点的坐标。
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由高级到低级、由整体到局部。
国家平面控制网按精度分为一、二、三、四等,逐级加密。一等精度最高,沿经纬线布设。
通视条件不好地区,三、四等三角网也可用相应的精密导线代替。;国家平面控制网纵横锁系布网方案和全面布网方案;国家级平面控制各级三角测量的精度要求和边长规定;利用GPS定位技术进行控制测量;2、国家高程控制网
全国性高程控制从青岛水准原点出发,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测定。
建立原则:由高级到低级、由整体到局部。分为一、二、三、四等水准路线。
一、二等水准路线是国家高程控制网的骨干,沿地质构造稳定、交通不繁忙、路线平缓的交通线布设。
三、四等水准路线是在一、二等水准网的基础上加密,直接提供地形测图和各种工程建设所必需的高程控制点。;国家部分高程控制网示意图与国家一等水准网;一、二、三、四等水准路线长??和精度要求;三、 城市控制网;2.城市高程控制网;四、工程控制网;五、图根控制网;图根点的密度应根据测图比例尺和地形条件而定;一.导线测量概述
二.导线测量的外业
1、踏勘选点
2、建标埋点
3、角度观测
4、距离测量
5、连接测量 :传递已知坐标和方位
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一.导线测量概述;导线布设形式
闭合导线:
附合导线:
支导线:
导线网;1、踏勘选点:到测区观察了解实际情况,选定导线点的位置。要求:
(1)便于测绘地形:导线点视野开阔。
(2)便于测角:相邻导线点通视。
(3)便于量边:地势平坦
(4)密度均匀,数目足够:比例尺,地形
(5)边长适宜:边长大致相等,短边尽可能少。
导线边长受测区地形的复杂程度的影响。
(6)保证安全:便于安置仪器,并保证观测人员和仪器安全。;;钢筋混凝土标;临时性标志;控制点;导线点的点之记;3、角度测量
导线的转折角分左角和右角。前进方向左侧的水平叫称为左角,一般观测左角。闭合导线测内角。
要求:对中误差小于3mm,对于DJ6级光学经纬仪两个半测回水平角互差应小于40?。遇短边时,对中、瞄准更应仔细。;5、连接测量
实质是测定连接角,连接边。通过连接角、连接边可从已知点坐标推算各待点坐标。;三、 经纬仪导线的内业计算;坐标计算的基本公式:;注:计算出的 αAB ,应根据ΔX 、 ΔY的正负,判断其所在的象限。;测量平差计算基础知识:;124.08;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导线计算步骤;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对边长测量的误差作修正或改正。
1.改正数总和必须满足使坐标闭合条件:;改正原则:;点号;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注意:;205 36 48;?闭合导线的计算步骤;(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
多边形的内角和的理论值等于(n-2)1800。;另一实例:逆时针编号,前进方向测左角;(2)、各边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根据起始边方位角和改正后的角值推算。
?前=?后+?左-180o ?前=?后-?右+180o
已知12边的坐标方位角?12:;;(3)、坐标增量计算
坐标增量是相邻两点坐标的差值,也是一个线段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坐标增量可表示为:;(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闭合导线纵横坐标增量的代数和在理论上应分别等于零。;由于坐标增量闭合差的存在,使得导线点1出发后不是闭合到出发点1,而是闭合到点1?。由此产生了导线全长闭合差:;经纬仪导线测量的精度要求:一般地区不低于1/2000,量距困难地区比低于1/1000。
当相对闭合差超过容许范围,应检查计算是否有误以及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