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游客体验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23卷 第 11 期2009 年 11 月干 旱 区 资 源 与 环 境Jou rna l of A rid L
第 23卷 第 11 期
2009 年 11 月
干 旱 区 资 源 与 环 境
Jou rna l of A rid L and R e sou rce s and Environm en t
Vo l. 23 No. 11
Nov. 2009
文章编号 : 1003 - 7578 ( 2009 ) 11 - 139 - 06
3
基于游客体验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例
李胜利 , 顾
韬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西安 710062 )
提 要 :民俗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一大潮流 , 如何开发利用民俗旅游资源 , 是关系到一个国家 、地区旅游
业有无吸引力 , 有无地方特色的重要问题 。以陕西省关中地区为研究案例 ,根据民俗旅游资源的存在形态和 表现形式 ,总结了关中地区民俗旅游资源的类型和主要可开发内容 ,分析了关中地区民俗旅游资源的特征 ,并
系统探讨了民俗旅游的产品开发模式和区域开发模式 。
关键词 :游客体验 ;民俗旅游资源 ;开发模式 ;关中地区
中图分类号 : F590
文献标识码 : A
民俗是指不同国家 、不同地区的民族特有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也指同一个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段的
生活习俗和生活方式 [ 1 ] 。民俗旅游是以特定地域或特定民族的传统风俗为资源而加以保护 、开发的旅游
产品 [ 2 ] 。目前民俗旅游已与自然风光 、名胜古迹旅游一起构成了颇具特色的旅游三大系列产品 [ 3 , 4 ] 。以
民俗为旅游资源 ,展开民俗文化旅游 ,是当今国际旅游业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 5 ] 。而传统的资源导向式
的开发模式忽视游客体验 ,从而使产品供需错位 ,产品趋同问题突出 [ 6 ] 。在体验经济时代下 ,对各种旅游
产品进行体验式开发是大势所趋 [ 7 ] ,人们对异族文化充满兴趣 ,认知 、体验异族文化成为一种普遍的愿望
和追求 。文中详细调查了陕西关中地区民俗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分析了关中民俗旅游资源的特征 ,在总结
国内外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经验的基础上 ,着重探讨了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 。
1 关中地区民俗旅游资源类型
陕西关中地区 ,东起潼关 、西至宝鸡 、南接秦岭 、北抵陕北黄土高原 ,号称 八百里秦川 ,包括西安 、宝
鸡 、咸阳 、铜川 、渭南五个地市 ,是黄河文化的摇篮 。关中地区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主要依靠几千年历史留下
来的珍贵文物 。但是 ,随着体验旅游时代的到来 ,这种以纯静态文物观光为主的旅游接待方式 ,越来越难
以吸引青年旅游市场 。根据 2007 年 7月在西安所作调查问卷统计显示 (图 1、图 2 ) ,游客普遍认为西安旅
游产品结构单一 ,静态参观多 、动态参与少 ;旅游产品题材沉重 ,文物古迹多 、现代专题少 ;夜间旅游产品不
足 ,造成 白天看庙 ,晚上睡觉 枯燥的旅游活动方式 。民俗风情已成为西安境外游客心目中的第二旅游
吸引物 ,境外游客不仅对兵马俑 、古城墙等很感兴趣 ,而且对西安独特的民俗文化同样很向往 。迅速开发
关中民俗旅游资源 ,可以有效弥补文物观光旅游的不足 ,为陕西旅游增添新的活力 。
民俗旅游资源是指能吸引旅游者 、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的民族民间物质的 、制度的和精神
的习俗 [ 8 ] 。民俗旅游资源是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含民族风情 、民族建筑 、社会风尚 、传统节
庆 、特种工艺等内容 [ 9 ] 。民俗旅游资源的核心内容是民俗事象 ,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民俗风情
是民俗旅游资源最主要的构成要素 [ 10 ] 。关中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有 13 个王朝在此建都 。悠
久的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和民俗文化 - 农民画 、秦腔 、眉户 、皮影戏 、渭北的民俗民宅等 ,有很强的
3 收稿日期 : 2008 - 10 - 6。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No. 04B ZS022 )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No.)资助 。
作者简介 : 李胜利 ( 1977 - ) ,男 ,陕西榆林人 ,讲师 ,博士 ,从事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 Em a il: lishengli@ snnu. edu. cn
地域性和民间性 。民俗旅游资源的范围十分广泛 ,其外延几乎包括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 ,并通过心理的 、语言的和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
地域性和民间性 。民俗旅游资源的范围十分广泛 ,其外延几乎包括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 ,并
通过心理的 、语言的和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 [ 11 ] 。在旅游开发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