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洞穴滴水水文水化学特征及其意义——以芙蓉洞为例的中期报告.docx

发布:2024-03-22约小于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洞穴滴水水文水化学特征及其意义——以芙蓉洞为例的中期报告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芙蓉洞地下河洞穴滴水的水文水化学特征及其与洞穴形成过程、环境变化等方面的关系,为芙蓉洞的保护和可持续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内容:

1.对芙蓉洞地下河总溶解质、主要溶解质、硬度、酸碱度、电导率等水文水化学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并与图书馆岩溶固定位面的水化学特征进行对比。

2.利用所有谱、费托合成、蒸发分离法等手段,对芙蓉洞洞穴滴水的稀土元素、碳酸酐含量、pH值等进行测试和分析,研究其地球化学特征,并探讨其与洞穴形成、环境变化等方面的关系。

3.对芙蓉洞地下河洞穴滴水水文水化学特征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其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探讨其与地质构造、岩性、水文地质等方面的关系。

研究成果:

1.芙蓉洞地下河的水化学总体呈现出轻微酸性,以HCO3-和Ca2+为主要组分,在Ca2+/Mg2+比值上大于1,硬度较高。

2.芙蓉洞洞穴滴水的稀土元素相对富集,以轻稀土元素为主。其pH值介于7.1-7.8之间,碳酸酐含量较高,分布特征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变化。

3.芙蓉洞地下河洞穴滴水水文水化学特征在不同季节、不同位置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涌水孔和沉淀池等位置的水文水化学特征与洞穴形成和环境变化有较大的关系。

结论:

芙蓉洞地下河洞穴滴水的水文水化学特征与岩溶固定位面的水化学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大体上符合典型的岩溶水化学特征。芙蓉洞洞穴滴水的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其地球化学特征与洞穴形成和环境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在对芙蓉洞地下河进行可持续开发和保护时,需考虑其水文水化学特征的变化和空间分布规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