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平原临河区高砷地下水分布及水化学特征的开题报告.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河套平原临河区高砷地下水分布及水化学特征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题目:河套平原临河区高砷地下水分布及水化学特征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河套平原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典型平原地区,在该区域的地下水资源是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来源。然而,近年来发现该区域的部分地下水含有高浓度的砷元素,严重威胁当地人民的健康。
对于该问题,当前研究已经对于地下水中砷元素的起源和形成机理有了一定的认识,然而对于该区域砷元素地下水的分布规律及水化学特征尚需进一步了解。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河套平原临河区砷元素地下水的分布规律和水化学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为该区域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人民健康保障。
二、研究内容和方案
1.调查与采样
根据相关文献的资料整理,调查临河区的地下水基本情况和水质状况。同时,按照一定地域范围划分区域,选择一定数量的样品点进行现场采样,包括深井水、浅层地下水等多种类型,共计采集样品50个左右。
2.水化学特征分析
对于采集的地下水样品进行室内实验测定,包括pH、电导率、溶解氧、总硬度等基本参数,以及主要阴、阳离子的浓度。此外,通过对水中砷元素的测定,掌握地下水中砷元素含量和空间分布规律的特点,并进行图表展示。
3.地质环境分析
在该区域进行基本资料的搜集和分析,深入了解当地的地质环境、构造特征、水文地质条件等,分析砷元素在地下水中的超标成因。
三、预期成果
通过开展本研究,预期获得如下成果:
1.掌握砷元素在临河区地下水中的含量及分布规律特征;
2.分析砷元素的成因和潜在来源,并建立地下水砷元素污染危险性评价模型;
3.深入分析临河区地下水的水文地质条件,为该区域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四、研究进度安排
时间节点 | 完成内容
-|-
2021年3月-4月 | 资料收集和阶段性论文撰写
2021年4月 | 确定研究方案和进一步的实验方案
2021年4月-5月 | 实地调查和地下水样品采集
2021年5月-6月 | 样品实验测定和数据分析
2021年7月-8月 | 研究成果汇总和形成,完成论文撰写
2021年9月 | 完成毕业论文评阅、答辩等任务
五、参考文献
1.王某明,等.地下水中砷元素的形成和转化研究进展[J].水资源保护,2020(5): 12-14.
2.Rahman M. M.,Mondal B.K.,Satten M.,et al..Groundwater arsenic contamination and human suffering in Bangladesh[M].New York: 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ishers,2006.
3.曹某某,等.临河地下水中砷元素的污染特征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12):44-46.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