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乌拉特中旗第一中学.DOC

发布:2019-08-19约3.63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7-2018 学年 第一 学期 七 年级 语文 科导学案 编案 温红梅 授课教师 使用时间 学生姓名 班级 PAGE PAGE 2 第五单元 动物之窗 17.《动物笑谈》导学案 备 注 知识目标:了解作者与动物相处的趣事。 能力目标:学习第一人称叙事手法,体会衬托手法的作用。 情感目标:爱护动物,学会和动物和谐相处。 目标导学一: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找一找本文的中心句。 2.课文写了黄冠大鹦鹉“可可”哪三件趣事,其中哪一件给你印象最深? 3.作者和动物们建立了非常亲密的关系。这种亲密关系是如何建立的?试结合课文做具体说明。 目标导学二:自由朗读,品味语言 1.本文的语言幽默风趣。而对“我”心理活动的描写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找出这样的语句,读一读,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示例:“老天!这不是可可吗?它的翅膀稳定地动着,不是很清楚地表示它正要去做长途飞行?”“我怎么办?该不该喊它一声呢?” 分析:表现出作者与大鹦鹉朋友式的相处时对鹦鹉的关心。 2.指出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1)果然,这一次这些小鸭子一点也不怕我,它们信任地望着我,挤成一堆,听任我用叫声把它们带走。 (2)它总是一口咬住露在外面的活线头,很快地飞到空中,把一整团线都打开来,就像一个纸风筝拖着一条极长的尾巴。 目标导学三:自由读文,分析技巧 1.这篇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有 什么好处? 2.在描绘动物时,作者使用了侧面衬托的手法,请列举一例进行分析。 目标导学四:拓展感悟 1. 浏览课文,从作者身上,我们学到了哪些与动物相相处的方式? 2.为了探求真理,作者不惜放下人类“高贵的身段”与动物打成一片,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科学态度? 考点1 叙述人称 这篇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有什么好处? 本文的内容是通过“我”传达给读者的,表示文章中所写的都是叙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使读者得到一种 的感觉。同时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调动读者的 。 考点2 品味语言 本文语言诙谐,充满情趣,有力地体现了题目《动物笑谈》中的“笑”字,请举例赏析。 示例①:“要是这时我不继续叫唤,它们就要尖声地哭了。好像只要我不出声,它们就以为我死了,或者以为我不再爱它们了。这真是值得大哭特哭的理由呢!”用风趣的语言写出了小鸭对母亲的需索不休和“我”哭笑不得的心理。 示例②:“我跑到‘犯罪’现场一看,果然,可可不但把这位老教授身上的扣子全咬下来了,而且还整整齐齐地排在地上”活化出鹦鹉可可聪明、调皮的形象,令人忍俊不禁。 考点3 衬托手法 本文多处运用了衬托的写法,衬托很好地突出了人物(动物)的形象特征,凸显了文章的主旨。请任选一处简析。 ①作者用外地来的观光客的震惊,侧面 了“我”这个科学工作者专注、忘我的精神和为了科学研究不顾尊严的优秀品质。②用小鸭子和大鹦鹉对“我”的亲热态度来衬托“我”对动物的爱心。③用老教授的“生气”和客人们的疑惑来衬托大鹦鹉的聪明、机智。 知识导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驯养(xùn) 羞怯(qiè) 怪诞不经(dàn)B.嗔怪(chēn) 孵卵(fū) 神采奕奕(yì) C.蹒跚(shān) 虐待(nüè) 大相径庭(jìnɡ)D.哺乳(bǔ) 雏凫(fú) 张牙舞爪(zhuǎ)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尊严  滑翔  不漏痕迹 B.温训  障碍  念念不舍 C.余辉  鹦鹉  迫不急待 D.禁锢  写照  怪诞不经 3.下列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怪诞不经。 B.只要你把这些都学会了,考试就不是问题了,因为考试题目都是大相径庭的。 C.奶奶虽然七十多岁了,但依然神采奕奕的。 D.有的艺术作品是要震慑受众,有的是为了取悦受众;有的张牙舞爪地扑向你,有的静静地待在背景里。 4.下列没有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要是这时我不继续叫唤,它们就要尖声地哭了。好像只要我不出声,它们就以为我死了,或者以为我不再爱它们了。 B.不过,最后等它克服了这种心理障碍后,它马上变得活泼而神采奕奕起来,并且对我恋恋不舍。 C.尤其糟的是,做母亲的水鸭子得时刻不停地叫唤,只要有半分钟的时间忘了“呱格格格、呱格格格”地唱着,小凫的颈子就拉长了,和小孩子拉长了脸一样。 D.它们的小眼睛焦急地向四周探索,却不会朝上方看,没有多久,就像被弃的小鸭子一般,发出细细的尖叫,哭起来了。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作者通过记叙____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