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何方(定稿).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同层级领先,路在何方?
—— 井冈山机场“井冈源”班组的实践
井冈山机场案例编写小组
一、摘要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班组在安全、服务、创造效益、基础保障承担
着最基础的保支撑作用,细胞健康,企业就健康,细胞有活力企业就
有朝气。 但是,几乎所有的基层班组都面临这样现状:一没有权,不
能让成员升迁或调换工种;二没有钱,班组没有一分钱,不能奖励工作
突出的员工。如何团结员工,凝聚人心,使大家能自觉贯 上级组织
的战略目标、方针、政策,自觉按质保量完成班组的各项工作任务,是
基层班组存在的共性 问题。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手段使企业的“细胞”保
持鲜活,这是重要而基础的问题。
井冈山机场2005 年建成,人员年轻有朝气,但缺少行业运行经验。
近年来,随着机场的快速发展,业务量翻倍增长,遭遇了工作时间延
长,收入却增长缓慢,一些员工对工作的认同感下降,安全和服务已
经出现下滑的趋势,问题已将迫在眉睫。井冈山机场以班组建设为突
破口,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实践,使“井冈源”班组由一个制度不健全、工
作任务繁重、人员紧张、技术力量薄弱、班员间不和谐、思想不齐的班
组,蜕变成一个“ 团结进取、技术扎实、工作勤奋、乐于奉献” 的先进班
组,并且以点带面,带动了井冈山机场各项工作的全面提升,他们在
班组建设上探索了一些小方法,积累了一些小经验,却取得了较重要
的实践成果。
第 1 页,共 8 页
二、正文
1、背景
2009 年 6 月的傍晚,井冈山机场黄总漫步在机场,寂静的不远处
传来了声音:“折腾什么狗屁班组建设,谁乐意谁干,反正我不干!”机
场进行班组建设已有三个月时间,但雷声大,雨点小,班组建设并未
有任何起色。
3 个月前,首都机场集团公司董志毅书记在视察井 冈山机场时提
出:要把井冈山机场建设成为与井 冈山旅游相匹配的特色机场,建设
成为国内同层级领先机场。随后江西机场集 团将井 冈山机场的发展
定位在“速度领先、品质领先、效益领先”三个方面。为机场的发展指明
了方向。
井冈山机场党委班子以班组建设为突破口,建立了十多个班组,
有市场部的“五指峰”班组,他们的工作重点放在开拓新航线、增加非
航收入上,提升机场发展速度;有地服部的“映山红”班组,他们的工作
重点是提高服务品质;还有航务部的“通途”和“天疏”班组,他们的重点
是提高保障水平,等等……鼓励这些班组之间开展工作竞赛活动。但
是,工作开展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公司中层各有所想,基层班组
长满肚苦水,黄总刚才听到的就是其中的一种声音。十个指头还不一
样长呢,经过一段时间强行推广,各班组之间的差异也逐渐显现,公
第 2 页,共 8 页
司领导通过考察对比,发现水 电科“井冈源”班组岗位特点显著,行业
特征突出,班组的基础工作也比较扎实。于是作为试点进行尝试,班组
建设能否成为 线机场找到一条“创同层级领先”的出路呢?
2、“井冈源”班组创建之路
“水 电相连,天地相通”是井 冈源班组的创建口号,班组 5 名成员
负责机场供 电,供水,助航灯光及相关设备,设施维护和管理工作。业
务范围遍及机场区域,负责供水站一个,大小供 电区域十几个,助航
灯光几千米,最远的工作台站和灯光带距中心变电站有 5 公里,人少
事多安全责任大。
班组创建初期就面临一个棘手问题,恰逢江西省机场集团进行薪
酬改革全面落地时期。由于薪改方案中对助航灯光岗位价值评估比较
低,加上人员少和工作压力,员工心中积蓄着一股怨气。
有的埋怨是:“我们要求加人,其它部门申请加人,公司立马就批,
我们倒好,不加反减,通航时航班那么少还七个人呢,现在航班增加
了,人却只有五个,每次申请加人,公司从不考虑,受不了了!”
班组成员认为自己的岗位属于公司不重视,领导不支持,价值不
高,而且不直接与旅客打交道。由于对于班组建设的不理解,不支持,
有抵触情绪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班组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