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纲要艺术领域(草案)-国家教育研究院.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國家教育研究院於104 年12 月17 日以教研課字第1041103267 號函陳報教育
部105 年2 月4 日以教研課字第1051100273 號函更新附錄二版本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
藝術 領 域
(草案)
中 華 民 國 一 ○ 五 年 二 月
目 次
壹、基本理念 1
貳、課程目標 1
參、時間分配及科目組合 2
肆、核心素養 2
伍、學習重點 4
一、說明 4
二、各教育階段領域內各科學習重點 5
三、藝術領域學習重點架構表 19
陸、實施要點 23
一、課程發展 27
二、教材編選 28
三、教學實施 30
四、教學資源 31
五、學習評量 31
柒、附錄 32
附錄一:藝術領域學習重點與核心素養呼應表參考示例 32
附錄二:議題融入藝術領域課程綱要說明 44
附錄三:名詞釋義表 57
壹、基本理念
藝術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是人類文化的累積,更是陶育美感素養及實施全人教育的
主要途徑。人們藉由藝術類型的符號與其多元表徵的形式進行溝通與分享、傳達無以言喻的
情感與觀點。基於藝術具有如此的本質與特性,能激發學生的直覺、推理與想像,促進其創
意及思考的能力。從表現、鑑賞與實踐的學習過程,體驗美感經驗,創造藝術價值,從而領
悟生命及文化的意義。
處於 21 世紀數位化的時代,學校應營造機會讓學生探索與感受生活環境中的人事與景
物,認識與鑑賞環境中各類藝術形式與作品。學生能運用感官、知覺和情感,透過實作、實
地參訪學習、參與操作、提升自主學習與探索能力,以辨識藝術的特質與意義, 了解藝術與
生活、社會、時代、文化、國家與族群的相關議題。教師應鼓勵學生依據個人經驗及想像,
發展其自主性的創造能量,學習溝通、表現、創作與發表,豐富其身心靈,涵養美感素養與
宏觀視野,感受生活的幸福,並與他人共創美善的社會與文化。
本藝術領域課程綱要,包含國民中小學教育階段的音樂、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以及普
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的音樂、美術、藝術生活等必修科目,與表演創作、基本設計、多媒體音
樂、新媒體藝術等加深加廣選修科目。在「自發、互動、共好」的理念下,藝術領域課程不
但能啟迪學生的藝術潛能和興趣,同時可進一步建立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人與環境之尊重
多元、同理關懷、公平正義與永續發展的和諧共生關係,傳承文化與創新藝術。
藝術領域的課程發展,強調以核心素養來連貫、統整與發展國民 小學、國民中 學與普通
型高級中 等學校的課程與學習。課程內容適時連結各領域 科目/ ,並融入各項重大議題,結合
藝術領域的基本素養與社會文化的關切。整體而言,經由多元的藝術學習與美感經驗的累積,
培養以學生為中心的感知覺察、審美思考與創意表現能力,從快樂學習的過程,充實藝術涵
養與美感素養。
貳、課程目標
學生透過表現、鑑賞與實踐的三個學習構面,達成以下課程目標:
一、表現:善用媒介與形式從事藝術創作與展現,傳達思想與情感。
二、鑑賞:透過參與審美活動培養感受力與理解力,體認藝術價值。
三、實踐:培養主動參與藝術的興趣與習慣,促進美善生活。
1
參、時間分配及科目組合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
第二學習階段 第三學習階段 第四學習階段 第五學習階段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