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浙教版八下科学第四章复习.ppt

发布:2018-01-20约5.17千字共6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1电荷和电流(第一课时) 一、电压 U 1、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2、单位是:伏特 简称伏(V) 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 1 kV = 103 V 1 mV = 10-3 V 第5节 电压的测量 3、要求记住的电压值有: 一节干电池电压: 家庭电路的电压: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 1.5V 220V 不高于36V 一节蓄电池电压: 2V 二、电压的测量-电压表 3 15 注:电压表电阻无限大,看做是________ 断路 正确使用电压表 (1)调零 (2)选择量程(0-3V, 0-15V) (3)连接 (4)读数 (_______,“_____”进 “____” 出) (事先不能估测出电压大小,用试触法) 注:电压表______直接连到电源的正、负极上,测出的示数是___________ 二、电压的测量-电压表 并联 + - 可以 电源的电压 仪 表 电 流 表 电 压 表 元 件 符 号 使用规则 接 法 接线 柱 量程 能否直 接连到 电源两 极上 学生用表 量 程 最小 刻度 读 数 V A 串 联 并 联 电流 从“+” 进从 “-”出 电流 从“+” 进从 “-”出 电流不能 超过表的 量程,先 要试触 电流不能 超过表的 量程,先 要试触 不能 能 0.6安 0.02安 3安 0.1安 3伏 0.1伏 15伏 0.5伏 先看 量程 再读 先看 量程 再读 小结: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异同 如图,小琦用电压表测量灯泡L1两端的电压,为了继续测量灯泡L2两端的电压,她把电压表的左侧接线柱拆开,接到了C点处,这种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思考 - + 三、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      。 等于各灯两端的电压之和(U=U1+U2) 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总电压等于               各支路两端的电压(U=U1=U2)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和R2的连接是____联。 若电源电压为6伏,电压表的示数为2V,则R1两端的电压为______,R2两端的电压为______。 4V 2V 串 练一练 2.在如图5(a)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如图5(b)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A.5.6V 1.4V B.7 V 1.4V C.1.4V 7V D.1.4V 5.6V A 练一练 3.如图7所示,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的示数为6V,这说明 [ ] A.L1灯丝断了 B.L2灯丝断了 C.开关S处断路 D.电源处断路 练一练 A 一、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科学方法 控制变量法 1、当导体的_________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___ 这个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改变导体(电阻R)两端的______ 第7节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电阻不变 电压 正比 2、当导体两端的________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______ 这个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使导体(电阻R)两端的_________ 电压不变 反比 电压不变 导体中的电流(I),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 3.欧姆定律: I= U R 公式: 变形公式: U= R= IR U I R跟U,I无关 1.小刚用图所示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此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唯一操作是 A.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 B.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 C.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 D.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 B 2.有一段导体,当两端电压为2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5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__Ω。若所加电压增大到4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__A。若所加的电压为零时,则通过它的电流为___A,这段导体的电阻为___Ω。 4 1 0 4 一、串联电路的特点: 亮 不亮 特点1:串联电路中的电流:       特点2:串联电路中总的电压:         处处相等(I=I1=I2) 等于各灯两端的电压之和(U=U1+U2) 一 特点4: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阻之和(R=R1+R2)。相当于增加导体的长度L。 特点3: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路径只有 条。开关同时控制两只灯的  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