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砌体结构构造柱模板技术交底.doc

发布:2017-11-04约1.79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 工程名称 鲁银·华尔兹绿洲一期18#楼 分部(项)或 构件名称 模板施工 内容: 砌体结构构造柱、抱框柱、压顶梁、过梁支模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主要适用于鲁银·华尔兹绿洲一期填充墙构造柱、抱框柱、压顶梁、过梁的模板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12厚多层板、方木、木楔、支撑 (木或钢),勾头拉杆、铅丝 (12号~14号)、隔离剂、搬手、钳子。 2.2 作业条件 2.2.1 弹好墙身+50cm水平线,检查墙体(或混凝土墙)的位置是否符线,办理预检手续。 2.2.2 构造柱、抱框柱、压顶梁、过梁钢筋绑扎完毕,并办好隐检手续。 2.2.3 模板拉杆如需螺栓穿墙,砌筑时应按要求预留螺栓孔洞。 2.2.4 检查构造柱、抱框柱、压顶梁、圈梁内部是否清理干净,包括墙体舌头灰、钢筋上挂的灰浆及柱根部的落地灰。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构造柱、抱框柱、压顶梁、过梁模板支设 准备工作 → → 办 预 检 3.2 支模前将构造柱、抱框柱、压顶梁、过梁及板缝处杂物全部清理干净。 3.3 支模板: 3.3.1 构造柱、抱框柱模板: 3.3.1.1 构造柱、抱框柱模板,采用木模板。可用一般的支模方法。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膨胀,影响外墙平整,用木模贴在外墙面上,并每隔1m以内设两根拉条,拉条与内墙拉结,拉条直径不应小于φ16。拉条穿过墙体的洞要预留,留洞位置要求距地面30cm开始,每隔1m以内留一道,洞的平面位置在构造柱马牙槎以外处。 3.3.1.2 根部应留置清扫口。 3.3.2 过梁、压顶梁模板: 3.3.2.1 过梁、压顶梁模板可采用木模板上口弹线找平。 3.3.2.2 过梁、压顶梁模板采用穿墙紧固拉条拉紧,用横带扁担穿墙拖住模板,平面位置距墙两端24cm开始留洞,间距50cm左右。。 3.3.2.3 钢筋绑扎完以后,模板上口宽度进行校正,并用木撑进行定位,用铁钉临时固定。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 工程名称 鲁银·华尔兹绿洲一期18#楼 分部(项)或 构件名称 模板施工 内容:4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撑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撑面积。 4.2 基本项目: 4.2.1 模板接缝处应严密,预埋件应安置牢固,缝隙不应漏浆,应小于l.5mm,可用密封条进行密封。 4.2.2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模板隔离剂应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或沾污钢筋。 4.2.3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4-1。 模板允许偏差 表4-1 序号 检查部位 允许偏差 (mm) 检查方法 1 轴线位移:柱、梁 5 尺量检查 2 标 高 ±5 用水准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3 截面尺寸:柱、梁 +4 -5 尺量检查 4 每层垂直度 3 用2m托线板检查 5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用直尺和尺量检查 6 表面平整度 5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5 成品保护 5.1 在墙体上支撑过梁、压顶梁模板时,防止撞动最上一皮砖。 5.2 支完模板后,应保持模内清洁,防止掉入砖头、石子、木屑等杂物。 5.3 应保护钢筋不受扰动。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构造柱处外墙挤鼓变形,支模板时应在外墙面采取加固措施。 6.2 梁模板外胀:梁模板支撑没卡紧,支撑不牢固,模板上口拉杆碰坏或没钉牢固。浇筑混凝土时设专人修理模板。 6.3 混凝土流坠:模板板缝过大,木板条等贴牢; 7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模板分项工程预检记录。 7.2 模板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资料。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日期 接交人 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