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二次结构框架填充墙砌体技术交底.doc

发布:2018-05-23约2.69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次结构施工技术交底 一、构造柱、过梁、抱框设置。 1、框架填充墙内构造柱设置位置: (1) 框架填充墙端头 (2) 门窗洞口两侧 (3) 墙长超过4m (4) 框架填充墙转角处 (5) 墙长超过层高2倍时墙中需设构造柱,墙中构造柱间距?4m. 框架填充墙内构造柱尺寸及配筋:尺寸为:墙厚X240,配筋为:4根三级12/一级6@200 构造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构造柱纵筋应锚入上下梁板内500,上下搭接长度为600,搭接区域箍筋为圆6@100,其余部分箍筋为圆6@250。. 构造柱设置马牙槎,后退60,先退后回。 2、框架填充墙门窗洞口上如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过梁: 过梁宽同墙厚; 砌块墙上留洞应设钢筋混凝土过梁; 当洞口宽<1.2m时: 过梁尺寸为:墙厚X200,配筋为:4根三级10/一级6@200. 当洞口宽≤2.1m时: 过梁尺寸为:墙厚X200,配筋为:上筋2根三级10下筋3根三级12箍筋一级6@150. 当洞口宽2.1m时: 过梁尺寸为:墙厚X240,配筋为:上筋2根三级10下筋3根三级14箍筋一级6@100. 墙内过梁两端各伸入支座砌体内的长度大于墙厚且不小于240,过梁遇混凝土墙,柱时应在 墙,柱内预留过梁纵筋或在墙,柱内设贴模锚筋。 3、抱框:洞口宽度小于2100的门窗周围设的构造柱截面为钢筋砼抱框,尺寸为100x墙厚,根部预留2根三级12钢筋,深入楼地面混凝土内500,钢筋搭接长度为600,箍筋为圆6@200。 当洞口宽度≥2100时,两侧抱框通顶设置;洞口宽度<2100时,则不需要通顶设置。 4、小于等于300的墙做成构造柱。 5、局部半截内隔墙高度见平面图,墙顶端设压顶,高度为150,作法如下图示: 外墙窗台现浇混凝土带做法:高度为150,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钢筋为4根一级10,箍筋为一级6间距250。 6、墙压筋: 墙体为页岩砖时,墙压筋间距500,首批圧筋高度为500。墙体为加气块时,墙压筋间距为500(内墙)或者400(外墙),首批圧筋高度为450(外墙)或者500(内墙)。 二、防水台 1、所有有水房间设置200高C15混凝土防水台,首层防水台从内墙基础顶做至±0以上200高。与墙体同宽。 2、面临平台、阳台(露天阳台)、屋面的墙体楼地面以上300mm高作成C20砼,随之做好泛水并增设一道附加防水层。与墙体同宽。 3、管道井门口设置100高C10砼防水台。与墙体同宽。 三、砌体墙 1、首层内墙在标高0.3米以下,外墙在窗台以下均改用240厚烧结页岩砖砌筑。 2、首层所有200内墙±0以下砌成240厚。 3、二层及以上楼层墙下砌四皮页岩砖。 4、砂浆为水泥砂浆,地下部分为M7.5,地上部分为M5。 5、首层内墙基础做法如图: 6、外墙从筏板基础开始砌筑。 7、墙顶采用如下构造: 8、100厚的内墙为轻质隔墙板。 9、红砖灰缝厚度为8~12,加气块垂直灰缝为20,水平灰缝厚度为15。.灰缝在砌筑完毕之后立即用原浆勾缝。 10、通往阳台的门框两侧墙体砌一块粘土砖。 11、首层墙基防潮层采用20厚防水砂浆,顶面标高-0.060,做到不空、不裂、完整无缺。 四、质量验收标准: 3.1主控项目: 砖、砌块和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抽检数量:每一检验批且不超过250m3 砌体的各种类型及强度等级的砂浆,每台搅拌机取样至少一组。 检验方法:检查砖或砌块的产品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和砂浆试块试验报告。 3.2一般项目: 填充墙砌体的一般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填充墙砌体的砂浆饱满度及检验方法 砌体分类 灰缝 饱满度及要求 检验方法 空心砖砌体 水平 ≥80% 采用百格网检查块材底面砂浆的粘结痕迹面积 垂直 填满砂浆,不得有透 明缝、瞎缝、假缝 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砌块砌体 水平 ≥80% 垂直 ≥80% 对表中1、2项,在检验批的标准间中随机抽查10%,但不应少于3间;每户不少于两个。每间检验不应少于3处。对表中3、4项,在检验批中抽检10%,且不应少于5处。 填充墙砌体的砂浆饱满度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规定。 抽检数量:每步架子不少于3处,且每处不应少于3块。 填充墙砌体一般尺寸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轴线位移 10 用尺检查 垂直度 ≤3m 5 用2m托线板检查 或吊线尺量检查 3m 10 2 表面平整度 8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3 门窗洞口高、宽(后塞口) ±5 尺量检查 4 外墙上下窗口偏移 20 用经纬仪或吊线检查 填充墙砌体留置的拉结钢筋或网片的位置应与块体皮数相符合。拉结钢筋或网片应置于灰缝中,埋置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竖向位置偏差不应超过一皮高度。每道墙完工后,砌筑人员必须把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