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经济_新常态_对宏观调控的新要求_刘伟.pdf

发布:2018-01-06约2.31万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4 年 9 月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Sep. , 2014 第15 卷第5 期 The Journal of Shanghai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Vol.15, No.5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 ) :F123 A 1009-3176 2014 05-004- 11 经济“新常态”对宏观调控的新要求 刘 伟 北京大学,北京100871) (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 ,约束我国经济增长的宏观条件发生了深 摘 要: 刻 的变化 ,经济失衡具有了新特点 ,要求宏观调控方式发生根本转变 :注重需求管理的同 时 ,注重供给管理 ;要求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发生变化 :更精确和科学地实施松紧搭配的政 策组合 。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宏观调控 ;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一、经济“新常态”下宏观经济失衡的新特点 1.“新 常态”下约束我国经济增长宏观条件的新变化 自 年 月,我国政府宣布从全面反危机的扩张政策退出后,宏观经济运行具有了一系列新 2010 10 特点,形成了“新常态”。 ① 从总供给方面看,进入上中等收入发展阶段(我国按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计,按世行的最新划分 标准,自2010年起进入世界上中等收入阶段),突出的特点之一在于国民经济中各要素成本迅速上 升,包括劳动力成本、原材料和能源价格、土地价格、环境保护成本等等都进入加速上升期,这就要 求要素效率加快提升,要求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量的扩大向主要依靠要素效率 提高方向转变,否则,短期中难以实现均衡,长期里难以实现可持续。 突出特点之二,在于技术进步 的成本显著增大,要求技术进步的方式加快转变,以往的学习型技术进步的空间越来越小,通常所 说的“后发优势” 日益减弱,在较为落后的阶段与先进技术差距大,学习和模仿的空间也大,而学习 和模仿的技术进步方式相对而言成本低、风险小、时间短,但可能导致技术进步严重依赖学习和模 仿,而自主创新的作用不突出,随着本国经济技术的进步,与先进技术间差距逐渐缩小,学习模仿 型为主的技术进步方式必须逐渐转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的成本必然相应上升。 从总需求方面看,进入到上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突出特点之一在于,投资收益率下降的趋势日 益明显,相对于低收入和下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市场需求膨胀,投资回报率相对较高,有利可图的 收稿日期: 2014-8-23 作者简介: 刘伟 男(1957- )北京大学教授 博导 常务副校长 4 刘伟:经济“新常态”对宏观调控的新要求 市场机会丰富,随着社会经济的成长,投资需求逐渐疲软,相对市场竞争标准而言,有利可图的投资 机会不足,特别是在长期忽视人力资本积累的条件下,在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高,居民储蓄不断扩 大,进而物质资本存量不断增长的同时,人力资本积累不足,国民经济中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不 足,加之学习和模仿先进技术的空间变小,学习和模仿的技术进步方式的成本越来越高,好的投资 机会越来越难以创造,投资收益率的提高面临严重的挑战,银行及金融市场上的资本难以找到有效 投资机会,盲目扩大投资,只能是加剧重复投资,进而形成经济泡沫,在这种条件下,便会出现长期 性的投资需求不足。 尽管在我国可以通过政府投资弥补市场力量的不足,但过度依赖政府投资,一 方面,在创新力不足的条件下会形成大量的低水平的扩张,加剧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在长期中也是 不可持续的。 突出特点之二在于,外需拉动增长的动力会严重下降,在低收入和下中等收入发展阶 段,要素成本低,进而在国际市场上尽管技术水平不高但仍具有成本上的竞争优势,出口导向成为 突出的增长动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相当长的时期中出口需求增长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