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学与问》董浜小学语文备课用笺教案设计.doc

发布:2019-03-25约5.97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董浜小学语文备课用笺 课题 23、学与问 使用 2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懂得“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只有在学中问,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培养崇尚科学、热爱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读文品句,体会“学”与“问”的关系,认识到“问”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 主要板书计划 23、学与问 勤学好问+观察思考+……?=真知? ? 教 学 过 程 修正栏或教学随笔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初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一、 导入 1、在你们的脑海中,谁是有学问的? (评:把话说完整。)(对,表达要完整。) 2、你能把学问换个词语吗? (知识,学识,才华) 古今中外,有知识,有才华的人啊,举不胜举。 3、(板书:与)加了一个与字如何理解?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齐读课题)这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议论文。议论文通常在开头鲜明地提出观点,然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方法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总结观点。听了老师关于议论文这一文体的介绍。以及看了课题,你心中有什么问题吗? (板书:提出论点 证明论点 总结论点) (预:1、两者有什么关系? 评:对,这就是这篇课文重点要阐述的观点,学与问的关系?) ( 2、这些有学问的人成才的秘诀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理解字词 1、要解决这些问题,答案就在书中。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要求:(1)标上小节序号; (2)读准字音; (3)难读的长句,多读几遍。) 2、在读课文之前,先来读一读难读或重点理解的词语。 出示:不懈探求、沈括、瞬息万变、翱翔、相辅相成、年长年幼、勤学好问 (1)指名读 (2)再请同学读(你特别要提醒同学注意的是?) 字音:(长、好) 字义:(瞬息万变)瞬:眨眼之间,息:吸气之间,真的是一万种变化吗? (3)全班齐读 三、轮读课文,部分释疑 1、生字新词已经会读,那课文能否读通读顺呢?(谁愿意来试一试) (1)划出本课开篇提出的观点和总结观点的语句。 (2)交流文本中提出的观点和总结的观点。 “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3)出示:辅的解释。相互补充,相互配合。 (4)根据这个解释,“知识是问来的,也是学来的”还可以怎么说?知识是问来的,也是学来的。所以说:“(引读第二句)” 2、作者在谋篇布局上可谓“用苦良心”,开头就说(引读),结尾再总结?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安排呢? 四、理清文脉,分段概括段意 1、学到这里,你能给课文分段了吗? 2、是啊,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第一、第三段概括得不错,可第二段要真正概括的既简练又完整,可不容易,谁想来试试。 五、初步学习证明观点的方法 1、过渡:是啊,只有学与问相辅相成,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默读课文2-4小节,想一想为了证明作者的观点,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 2、举例子 是啊,课文分别在2-3小节举了波兰科学家哥白尼和第4小节举了北宋沈括例子。这就是一种论证方法:举例子(板书) 3、波兰哥白尼 哥白尼的脑海里有许许多多,数不胜数的稀奇古怪的问题,从课文哪里看出来? 这就是“不懈”的意思?谁能来说一说 (不放弃,不松懈,是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 (1)“能者为师”能者什么意思?用问中的句子解释。 (2)这就叫作“引用”,引用名人说的话,或俗语更能令人信服。其实关于“学与问”的名言有许多,请拿到书签的同学站起来读一读,这一句,还能换成什么? 4、沈括 读4小节,出示“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谁来说这句话的意思,当你说不出的时候,不用急。“人间”对“山寺”谁先说一说“山寺”的意思?芳菲在字典中是指花草的意思,哪在这里呢?特指什么?白居易正是带着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才写下了这样一句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读句),也才有了今天,同学们与北宋科学家沈括,一起去经历这个思考历程,也才有了文中的感悟 5、小结:刚刚我们初步学习了议论文中证明自己观点的二种方法:举例子、引用。今天,同学们回去再收集一些有关“学与问”的故事和名人名言。 六、回顾总结全文 1、今天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想问的? 3、总结:虽然今天我只给同学们上了一堂(读课题),但是在生活,学习中,每位同学们都这样问问自己,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你也会成为像哥白尼、沈括一样成为有学问的人。 七、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学与问”的名人名言或谚语? 2、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