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场地硬化施工方案.doc

发布:2022-10-14约1.7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十、场地硬化施工方案 1、施工准备 查勘现场,摸清工程实地情况,包括周围环境,运输道路、水电供应情况等。 主要机具设备:精密水准仪、反铲挖掘机、压路机、装载机、推土机、运输车、洒水车、蛙式夯机、切割机、人货车、自卸车。 人员配备:现场施工员1人、测量人员2人、机械工8人、小工2 人。 2、工艺流程 3、操作工艺 1.测量放线 开工前对业主和设计单位移交的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闭合复测,复测合格并经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能施工。 测点交接→测点复测→建立施工导线网, 布水准控制点本标段的放线控制主要项目包括以下几方面: 线路中线、 高程控制; 施工流程: 根据导线、高程控制点放出道路的中线,纵向每隔 10 米设置一中桩和一对边桩, 用水准仪在中桩和边桩上分别标记填挖高度, 在路床平整后, 根据纵坡和路拱纵向每隔离 10 米设置高程控制点控制基层面的标高。 2.路基土方施工 首先按规定提取土样,做各项土力学指标试验,取得有效的参数。 (1)土方开挖 开挖采用挖掘机挖,自卸汽车配合运输。开挖方式按地形情况、地质情况、 挖方断面及其长度并结合土方调配确定。 因场地已大致平整、场地弹簧土换土分层夯实。 (2)路基施工排水 路基施工首先必须进行排水工程,以及建立必要的临时排水设施,保证地基和路基不受水害。施工过程中不得破坏填筑范围以外的地表植被或堵塞水路;基层外测路肩等容易积水的地方,适当增加透水材料,并设置临时排水设施;同时避免排染周围环境, 做好防暴雨冲刷的措施。 (3)施工技术措施 ①施工前复核水准点和导线点,测放线路中线,绘制原始断面图,正确标出边桩线。 ②开挖前,先派人挖坑试探施工场地内有无地下管线、文物古迹等,以确保对地下管线、文物古迹等有效保护。 ③边坡面平顺光滑,无明显的局部高低差。土质边坡预留保护层由人工用镐从上至下顺坡修整,确保对开挖坡面的控制。 ④边坡不超挖,个别出现的坑穴、凹槽由人工先清除松动部分后嵌补,做到嵌体稳定,表面平顺,周边封严。 ⑤施工时,先排除一切可能影响边坡稳定的地面水,保证排水畅通。经常检查开挖坡度和坡面稳定情况, 一旦发现有裂缝开口坍方迹象或危土等应立即处理, 防止因开挖不当引起失稳、 坍塌。 ⑥土方开挖路段应预留因压实而产生的沉降量(其值由试验确定) ,以保证开挖路段的顶面标高。 ⑦路基挖方至设计断面后,如仍留有不适用材料或发现土层性质有变化时,及时报请甲方、监理,并按要求的开挖宽度、深度继续开挖,并按批准的填料回填压实, 路床顶面以下30cm的压实度,或路床顶面以下换土超过30cm时,其压实度均≥95%。 ⑧雨季期间,集中人力、机械分段突击开挖、压实,本着完成一段再开挖一段的原则,当日进度当日完成。开挖路堑,设置纵向或横向排水沟,以便水能及时排出,防治积水浸泡路基。 ⑨对场地区域内水、电、通讯等管线施工埋填或套管埋填,并予以确认。为方便电气仪表、工艺和其他土建施工,设置预留区,以及为砼场地设置区域。 3.垫层施工 路基首先应选用含灰量大于10%灰土填筑,厚度100cm,灰土应分层压实每层厚度不大于 30cm,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接着铺垫 30cm厚的毛片石。 (1)灰土垫层施工: 灰土垫层施工应选用黄土,每层厚度不大于30cm,然后掺和石灰,总体含灰量大于 10%,分层压实,达到设计要求的标高。 (2)毛片石垫层施工: 毛片石应采用较纯净的中风化强度以上的混合开山石料,开山碎石最大粒径不超过 30cm,粒径大于10cm小于30cm的颗粒应超过石料总量的70%,并应级配良好,不得采用同一粒径的石料。含土量不得大于15%。 毛片石垫筑后,经现场测量达到施工的厚度后,应用压路基压实,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 (3)垫层质量控制: 1)路基填方施工前,承包人应进行路基填筑材料的现场压实试验,现场试验应进行到能有效地使该种填料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 2)在考虑填料上,应尽量选择当地的良好土料,以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3)垫层施工应达到相应的压实度,经现场监理及甲方验收合格后, 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