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探究小说主人公(含答案).doc

发布:2023-04-26约3.71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湖北省恩施市龙凤镇民族初级中学2023-2023学年春八年级生物期中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 1.如图是某生物细胞发生的系列变化的过程示意图, 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②过程形成的A、B、C细胞基本结构和功能相同 B.同一个生物体中,所有细胞含有相同数量的遗传物质 C.①过程中发生了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平分 D.该生物的所有细胞都能进行①过程 2.如图甲所示是小科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感应性生长影响”的实验,一周后,暗箱中植株的生长情况最有可能是图中的( ) 3.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范围变大了,看到的细胞数目减少了; B.给绿叶脱色,把叶片放在盛有开水的小烧杯,再把小烧杯放进装有酒精的大烧杯,直至叶片变成黄白色; C.选取阳光下银边天竺葵一个生长良好的叶片, 脱色,漂洗,碘液染色,发现只有原来的绿色部分变蓝了。据此得出结论: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观察鸡小肠时,先将一段纵向剖开的鸡小肠放入装有清水的培养皿中,然后用放大镜观察; 4.下列关于食物消化和吸收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胃成囊状,可贮存食物,可消化食物,可吸收营养; B.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 C. 豆浆要完全煮沸后才能喝,泡菜也要腌制一段时间后才能食用; D. 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由血液进入消化管。 5.植物体是一个统的有机整体,各种生命活动之间是有联系的。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为其他各种生命活动提供了动力; B.韧皮部中的导管贯通整个植物体,为各个器官的细胞运输水分; C.叶的蒸腾作用强度会影响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D.光合作用为每个器官的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提供了原料。 6.下图是某植株盛夏和春天一昼夜CO2,吸收量的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乙图表示盛夏时一昼夜CO2吸收量的变化; B.甲图和乙图中光合作用都是从B点开始的: C. BC段光合作用逐渐增强,有机物逐渐增加: D.据图可知,老年人去森林公园散步清晨最好,因为CO2含量最低。 7.下面相关流程图中,错误的是( ) A.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细胞→根内的导管→茎内的导管→叶脉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水蒸气) B.实验法一般包括的主要步骤为: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相关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C. “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流程:饥饿处理→照光处理→遮光处理→脱色处理→漂洗→观察; D. 淀粉的“旅程”:口腔(麦芽糖)→小肠(葡萄糖)→血液→细胞线粒体 8.某同学将向日葵和南瓜进行了比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一粒葵花籽就是一个果实 B.一个南瓜中如果有50粒种子,传粉时这朵花至少接受了50粒花粉; C.花的主要结构是花蕊,南瓜花的花冠可以吸引昆虫 D.向日葵和南瓜都是须根系。 9.玉米是恩施的主要农作物,下列有关玉米种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育种时用地膜覆盖,可以保持温度和湿度,有利于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促进种子萌发; B. 玉米在生长期间,如果害虫吃光了大部分叶片,就会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造成减产; C.给玉米植株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是为了避免果穗出现缺粒现象; D.灌浆期是农作物积累有机物的关键时期,这时候给玉米适当施用含磷的肥料,可以促进淀粉的形成,达到增产的目的。 10.近10年来,恩施森林覆盖率提升了10%。下列对这一生态意义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可有效减少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 B.有效减缓当地温室效应 C.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绝对平衡 D.增加了本地区的降雨量 二、非选择题(共30分,每空1分) 11.我们学校建了一个智慧农场,物联网控制玻璃大棚内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老师定期组织我们走进智慧农场,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到了很多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增加产量的栽培技术。请分析回答问题: (5分) (1)选择傍晚或阴天移栽黄瓜苗,目的是 提高成活率。 (2)在黄瓜苗生长过程中,要经常松土,作用是 。 (3)智慧农场还根据黄瓜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需要的无机盐的__ 、 数量和比例配制了营养液,选取了一批瓜苗进行无土裁培,长势喜人。 (4)给黄瓜植株“搭架”,减少枝叶的互相遮挡,目的是_____ ,促进光合作用。 (5)我们有时候会在晚上适当降低农场里的温度,以 ,减少有机物消耗,增加黄瓜产量。 12.麦收季节,是农村忙碌的时候,“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备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