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三政治大题专项训练.doc

发布:2017-02-19约2.49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三政治主观题专项训练 编写:徐海霞 审核:崔宗花 时间:4、24 姓名 班级 学号 面批 1、(32分)基本公共服务是一个关乎民生冷暖和国家长治久安的现实问题。 材料一?表?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综合绩效等级和各类基本公共服务平均绩效 绩效等级 区域(省份)分布 各类基本公共服务 A ? ? B 北京、上海 ? C 天津、浙江、广东、江苏 一般公共服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 D 辽宁、福建、山东、吉林、黑龙江、青海、海南、河北、重 庆、湖北、山西、内蒙古、陕西、西藏、湖南、新疆、河 南、四川、江西、宁夏、安徽、云南、广西、贵州、甘肃 环境保护、公共安全、 社会保障、基础设施 F ? 科学技术 注:根据公共服务综合绩效得分分布情况,本研究将公共服务绩效等级分为五级:其中绩效得分[0.75,1]为A级,代表“优秀”;[0.6,0.75]为B级,代表“良好”;[0.45,0.6]为C级,代表“一般”;[0.3,0.45]为D级,代表“不足”;[O,0.3]为E级,代表“匮乏”。 ? 材料二?中国正在努力发展惠及1 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建立权威、系统的基本公共服务法规体系是当前的重大任务。加强政府与社会关系的立法,提高不同主体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化参与程度,建立各方之间的合作关系。要“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各级政府要拟定购买服务目录,严格资金管理,把有限的资金用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严禁转包行为,逐步形成“政府统一领导,财政部门牵头,民政、工商管理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协同,职能部门履职,监督部门保障’’的工作机制。 (1)指出材料一中表和图反映的经济信息。(8分)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看待政府购买公共服务。(14分) (3)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有关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要努力发展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10分) (20分)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注意保留原始村庄原始风貌,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当前,过于依靠行政命令强制推动城镇化建设,而不尊重市场规律,盲目扩张工业因区,“被城市化”、“造城运动”时有出现。从乡村变为乡镇,小桥流水不见了;从瓦房变成了楼房,邻居不见了。这样的城镇化抹杀了记忆,割裂了传统,背离了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城镇化建设要注意保留原始村貌的道理 (2)结合材料,运用“政府权力行使的环节”的相关知识,说明应如何推动“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场面镇化建设?(10分) 1、(1)1表表明:基本公共服务综合绩效等级北京上海良好,天津、浙江、广东、江苏一般,其他都处于不足,整体水平偏低;2区域等级不平衡,东部优于中西部、经济发达省份优于经济落后省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待加强。3各类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少于人均财政收入,地区差距大,但人均公共服务支出差距比人均财政收入差距低。 (2)1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把市场配置资源与国家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解决整体水平偏低的问题。2.市场能够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实现资源配置。市场竞争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激发市场活力,优化公共服务资源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3.市场调节具有局限性,要防止市场不正当行为的发生和资源的浪费。政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法规体系、严禁转包行为、强化监管,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弥补市场调节不足,提高公共服务水平。4.政府既要致力于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依赖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又要发挥宏观调控手段总体功能,形成科学管理的宏观调控体系。 (3)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过程是曲折的。政府遵循市场规律,发挥市场竞争机制激发社会投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增加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由于目前基础较弱,政府职能转变缓慢,基本公共服务满足需要一个艰苦的过程。2.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加强政府与社会关系的立法,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政府工作机制的形成都是在逐步调整上层建筑,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3.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法规体系的建设和竞争机制的引入进一步完善了新的公共服务体制建设,解放并发展生产力,为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了强大动力。 (1)1.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乡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