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
一、20 06月度政治动态
(一) 关于存款准备金率政策调整
2006年11月15日,国家银行部表示将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至0.5个百分点的9%。自2006年以来,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以提高流动性。0.5个百分点的增加意味着单一固定冻币基金融资金约为1500亿元。业内专家估计, 年内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冻结货币市场约4500亿元至4800亿元资金。2007年1月15日, 人民银行自2006年4月份以来第四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调整冻结资金在1600亿元左右。央行在公告中将此次政策调整的原因归为两点:一是针对国际收支持续顺差的流动性资金面调控;二是在银行贷款扩张压力较大的情况下, 巩固宏观调控成效。我们认为, 央行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原因是贸易顺差不断增长, 流动性持续过剩;而一季度一般又是信贷投放高峰, 2006年第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就达1.26万亿元, 占央行全年目标的一半还多, 又加之2006年末期上市银行融资额度巨大, 充裕资金使银行放贷冲动强烈, 央行此举前瞻性地为今年1季度信贷高峰解压。因此, 新年伊始即出台紧缩政策, 并不出人意料。微调存款准备金率锁定的资金量并不大, 更多的效应只是表明央行的紧缩态度。即便对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较为敏感的银行股而言, 因为银行上半年主要会进行资产结构调整, 收回部分贷款, 因此对上市银行业绩的影响相对有限。
(二) 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
2006年10月25日, 为加强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 维护商业银行安全稳健运行, 近日, 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指引》要求商业银行建立与其经营范围、组织结构和业务规模相适应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 并建立合规绩效考核制度、合规问责制度和诚信举报制度等三项基本制度。《指引》还规定了商业银行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的合规管理职责。
(三) 加强对农村地区金融业的监管
2006年12月22日, 银监会制定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中准入政策调整和放宽的具体内容为: (一) 放开准入资本范围。积极支持和引导境内外银行资本、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收购、新设以下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 (二) 调低注册资本, 取消营运资金限制。 (三) 调整投资人资格, 放开境内投资人持股比例。 (四) 放宽业务准入条件与范围。 (五) 调整董 (理) 事、高级管理人员准入资格。 (六) 实行简
(2006年4季度)
洁、灵活的公司治理。《意见》中加强监管的主要措施为: (一) 坚持“低门槛、严监管”的原则实施审慎监管。 (二) 根据农村地区新设银行业法人机构的资本充足状况及资产质量状况, 适时采取差别监管措施。 (三) 引导和监督新设银行业法人机构的资金投向。 (四) 建立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支农服务质量评价考核体系。
(四) 《指引》在金融机构内进行各个环节在中国金融业各个领域的各
2006年12月6日发布《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 鼓励商业银行在审慎经营的基础上开展各项活动。《指引》于12月11日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之日开始实行。《指引》鼓励符合五项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展金融创新, 为广大的居民提供更广泛、更便利、更优质的金融服务。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四句话:“鼓励发展、强调规范、服务客户、教育公众”。
(五) 行股权融资
2006年10月17日消息, 经国务院批准, 保监会发布了《关于保险机构投资商业银行股权的通知》, 首次对保险机构投资银行股权有关事宜作出了明确的政策规定。《通知》明确, 包括保险集团 (控股) 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内, 各保险机构可以投资境内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等未上市银行的股权。投资资金的来源可以是公司资本金、负债期限10年以上的责任准备金等保险资金及保监会认可的其他资金。《通知》还强调, “保险机构进行重大投资, 一般不超过两家商业银行”。
(六) 中国当地注册的法人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
银监会2006年11月20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条例明确规定, 监管当局按照中国的入世承诺, 取消外资行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和客户限制, 鼓励外资银行设立或者将现在的分行转制为在中国当地注册的法人银行。并将对法人银行和未转制的外资行分行, 根据审慎监管原则, 区别对待。外资银行分行在吸收中国居民的零售存款等人民币零售业务方面, 将比法人银行受到更多限制。条例还明确表示将对法人银行全面实施国民待遇原则, 实施与中资银行统一的监管标准, 但条例明确表示将给与外资行一定的宽限期。对于在中国当地注册的外资银行分支机构 (法人银行) 将全面实施国民待遇原则,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