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OTL功率放大器.ppt

发布:2016-09-13约2.38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三 低频OTL功率放大器 欢迎大家进入电子技术实验室 实验电路板——OTL功放 本实验电路——OTL功放 OTL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其测量方法 OTL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其测量方法 直流工作电压测量 输出级电流调整好后,测量各级静态工作点,记入表7-1 本次实验效率低,10~40%,是由于对管配对不好 上页 下页 后退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上页 下页 请大家到讲台签到 请大家对号入座 了解OTL功率放大器的调试方法 2. 学会OTL电路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注意:本次实验不写报告 实验目的 功率放大器主要特点 较高的输出功率 大信号工作状态 低阻负载 功放电路的基本电路是共集电极电路 2. 功率放大器主要指标 最大输出功率Pom 转换效率η 尽可能小的失真 实验原理 3. 功率放大器分类 按工作方式分——静态工作点的位置 实验原理 丙类 甲乙类 乙类 甲类 按电路形式分 桥式功率放大器 BTL Bridge-Tied-load 单电源互补对称 功率放大器 OTL Output Transformer Less 双电源互补对称 功率放大器 OCL Output Capacitor Less 工作状态分类——静态工作点的位置 (1) 甲类放大电路 b. 能量转换效率低 特点 c. T管的导通角θ =2π 静态工作点位置 iC1 ICQ ωt ?=2? 0 2? ? 集电极电流波形 大 a. 静态功耗 uCE iC 0 QA (2) 乙类放大电路 b. 能量转换效率高 c. 输出失真大 特点 d. T管的导通角θ =π ωt iC2 π 2 π ? = π 0 3 π 集电极电流波形 a. 静态功耗 uCE iC 0 QA 静态工作点位置 工作状态分类——静态工作点的位置 (3) 甲乙类放大电路 a. 静态功耗较小 b. 能量转换效率较高 c. 输出失真较大 特点 d. 放大管的导通角πθ 2π ωt iC π 2π 0 3π ICQ π ? 2π 集电极电流波形 vCE iC 0 QA 工作状态分类——静态工作点的位置 静态工作点位置 3. 功率放大器分类 按工作方式分 实验原理 O ω t i C 2π π 3π I C 甲类 O ω t i C 乙类 O ω t i C 甲乙类 I C O ω t i C 丙类 电路特点: (1)晶体管T1、T2特性对称 (2)双对称电源 (3) T1、T2射极输出——共集 乙类互补推挽功放 RL T1 ui + _ +VCC _ iC1 iC2 iO T2 VCC uO + _ 0 t iC 交越失真 输出信号 在两个管子交替工作区域出现的失真称为交越失真 甲乙类互补推挽功放 1. 利用二极管提供偏压 二极管提供偏压,使T1、T2微导通状态 D1 RL T1 vI + _ +VCC _ iC1 iC2 iO T2 T3 D2 vO + _ RE RC VCC 2. VBE扩大电路提供偏置 RL T1 vI + _ + VCC _ T2 vO + _ T3 R1 R2 R3 R4 VCC 甲乙类互补推挽功放 静态 vI=0 时 VK=VCC/2 VC=VCC/2 输出电压vO=0 D1 RL T1 vI + _ + VCC T2 T3 D2 vO + _ RE RC C + K VC 单电源互补对称功放OTL 前置级为运放的功率放大电路 A D1 RL T1 vI + _ + VCC _ iB1 iB2 T2 D2 vO + _ R3 R4 + _ R2 R1 i4 i3 VCC OTL功率放大器 T1构成前置放大级 T2、T3互补推挽的对管 静态调节RW1 使a的电位VK=1/2Vcc。 D、 RW2提供偏置 克服交越失真 动态调节RW2 克服交越失真。 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Pom 测量方法:放大器输入1KHz的正弦信号电压,逐渐加大输入电压幅值,当用示波器观察到输出波形为临界削波时,用毫伏表测出输出电压有效值Voeff。则最大输出功率为 测量方法:在测量Voeff的同时,记下直流毫安表的读数Ieff,可算出此时电源供给的功率为 效率η 1、静态工作点的调试 vi=0时,接通电源Vcc (+5V),并串入直流毫安表;用万用表检查实验箱负载是否完好RL=8Ω(喇叭),并接入负载RL=8Ω。 实验内容 若管子发烫,应立即断开电源检查原因。 调节RW1,使VA=1/2VCC=2.5V 2、动态工作的调试 保持 vi=0时,接通电源Vcc (+5V),调节RW2使VB1B2最小≈0.6V。 实验内容 调整函数发生器,输出f=1KH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