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梁一中的校园文化建设走向.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试论梁一中的校园文化建设的走向
摘要: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校风。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能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正是认识到校园文化的重要性,我校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其成为全面育人的辐射源,成为素质教育的能量库,成为一部无声的教科书。
校园文化建设;软环境;硬环境;模范典型一、 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课题开展的重要性和必性。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这个特殊场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主体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围绕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制并共享的,以文化冲突与统整为表征的亚文化系统。它体现在显性课程和潜在课程(亦称隐性课程)两方面,显性课程指教学内容即教科书规定的内容等,潜在课程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和环境布置等有形环境和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文化生活、集体舆论、心理气氛以及校园群体观点、信念等无形环境。后面的这些校园精神和校园价值观等观念形态的东西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对于整个校园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指导意义,是校园建设的无形资产,与学校的办学质量连接在一起的,是学校重要的可持续发展要素之一。我们应当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并努力使其育人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作为一种潜在的隐性课程为主的校园文化,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具有情境性、渗透性、持久性、暗示性和愉悦性等特点。校园文化正是以它形象直观的表达形式,把思想教育寓于各种具体可感的情境之中。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正是通过学校健康向上的精神因素以及优美的物质环境所施加给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感染、熏陶而实现的。 二、目前我校园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校内:创建朝花文学社,利用学生作品宣传主流思想,树立学习榜样,弘扬正气净化学校软环境;利用“三生”课对学生进行生命、生活、生存教育,使学生重视生命、热爱生活,学会生存;充分利用板报、宣传栏、橱窗进行各种宣传,如三月份“学雷锋”活动,六月份禁毒防艾宣传,九月份“庆祝教师节”书法、绘画大赛,十月份“国庆专栏”增强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和老师们课余时间看专栏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学生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着健康的、蓬勃向上的文化氛围之中,心灵自然荡涤,思想必然升华。利用学校的硬环境即校园内操场的五星红旗、校园内的雕塑、楼台亭榭的对联、校园内的文字标语、墙壁上的书画、学校师生的书画作品展等让校园充满文化气息。
校外:充分利用社区文化推动校园文化,使之成为学生认识和了解社会的窗口。学校成立了社区家长委员会,通过对家长家庭教育的指导与沟通,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水平及家庭的文明和谐,提升家庭教育效能,从而达到对社区文化的辐射。我们经常组织师生走访社区各单位,同时邀请社区各届代表人物走进校园,为学校作报告、进行法制讲座、交通法规宣传等,邀请市副县长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定期给家长开展法制教育讲座;清组织学生给革命先烈扫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老年节组织学生到敬老院慰问老人以加强学生尊老爱幼教育。 如今梁和一中已经成为充满思想、底气和智慧的校园,学生的观念、品味、学修养……也都在逐步升华,成为师生一路进取和成长的精神家园。
三、目前梁一中校园文化建设至少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重校园物质文明建设,轻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现象严重。一幢幢大楼拔地而起,大笔经费源源不断,而学生会、朝花社、校团委、党支部等人力不足,经费缺乏。
(二)重智轻德现象严重,见义勇为,拾金不昧,助人为乐,互相帮助等高尚的行为,被轻描淡写,被忽视。
(三)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梁中特色、梁中个性。梁中的校歌、梁中的百年榕树,梁中的紫薇花、梁中的凤凰树等都应该成为梁中的标志、梁中的骄傲。
(四)校园建筑、环境布置缺乏文化风格,有些学校校舍墙体脱落、不健康的涂鸦没有及时的清除,特别是厕所问题、随意焚烧垃圾的问题,极大的污染了空气。
(五)是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组织领导,缺乏整体设计和综合管理,普遍处于松散无序状态。学校领导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不能自觉地建设和正确导向校园文化。(六)是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文艺等,活动的形式单一、内容肤浅,对学生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七)是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和潜能未充分的发挥出来,需要进一步开发。
(八)是教师文化素质不能适应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特别是文化导向上的要求,教师队伍自身的问题亟需解决,如讲进取、讲奉献的风气淡薄了,无心施教的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