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9年高考物理全真模拟试题4.doc

发布:2019-06-29约7.81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年高考物理全真模拟试题(四) 满分110分,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5~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有4个完全相同的物块,并排放在固定的斜面上,分别标记(号)为“2,0,1,4”,其中2号物块被竖直板挡住,不计所有接触处的摩擦,则0号木块左右两侧面所受的弹力之比为(  ) A.1∶2          B.2∶1 C.3∶2 D.2∶3 2.如图所示,等边三角形ABC处在匀强电场中,其中电势φA=φB=0,φC=φ.保持该电场的大小和方向不变,让等边三角形以A点为轴在纸面内顺时针转过30°,则此时的B点电势为(  ) A.eq \f(\r(3),3)φ B.eq \f(1,2)φ C.-eq \f(\r(3),3)φ D.-eq \f(1,2)φ 3.甲、乙两质点在一直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 -t图象如图所示,在3 s末两质点在途中相遇,两质点出发点间的距离是(  ) 甲在乙之前2 m B.乙在甲之前2 m 乙在甲之前4 m D.甲在乙之前4 m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闭合开关S,待电流达到稳定时,电流表示数为I,电压表示数为U,电容器C所带电荷量为Q.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从图示位置向a端移动一些,待电流达到稳定后,则与P移动前相比(  ) A.U变小 B.I变小 C.Q不变 D.Q减小 5.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1,原线圈接有u=311sin 100πt V的交变电压,副线圈上接有定值电阻R、线圈L、灯泡L1及理想电压表V,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副线圈中电流的变化频率为50 Hz B.灯泡L1两端电压为55 V C.若交变电压u的有效值不变,频率增大,则灯泡L1的亮度将变暗 D.若交变电压u的有效值不变,频率增大,则电压表V的示数将减小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某金属研究光电效应,遏止电压为Uc,则该金属的逸出功为hν-eUc B.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自发跃迁时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C.某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为τ,质量为m的该放射性物质,经过半个半衰期还剩eq \f(1,2)m D.核反应方程4eq \o\al(1,1)H→eq \o\al(4,2)He+KX中,X是正电子,K=2 7.如图,平行金属导轨宽度为d,一部分轨道水平,左端接电阻R,倾斜部分与水平面成θ角,且置于垂直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现将一质量为m长度也为d的导体棒从导轨顶端由静止释放,直至滑到水平部分(导体棒下滑到水平部分之前已经匀速,滑动过程中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一切摩擦阻力,导体棒接入回路电阻为r,则整个下滑过程中(  ) A.导体棒匀速运动时速度大小为eq \f(mg?R+r?sin θ,B2d2) B.匀速运动时导体棒两端电压为eq \f(mg?R+r?sin θ,Bd) C.导体棒下滑距离为s时,通过R的总电荷量为eq \f(Bsd,R+r) D.重力和安培力对导体棒所做的功大于导体棒获得的动能 8.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光滑绝缘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绝缘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弹簧的上端连接一带正电的光滑滑块P,滑块所处空间存在着沿斜面向上的匀强电场.开始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物体恰好处于平衡状态,现给滑块一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v,滑块滑到最低点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若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块电势能的增加量等于滑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B.滑块到达最低点的过程中,克服弹簧弹力做的功为eq \f(1,2)mv2 C.滑块动能的变化量等于电场力和重力做功的代数和 D.当滑块的加速度最大时,滑块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最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2分) 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9~1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13~1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9.(5分)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f与正压力FN之间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适当添加钩码,使其能够带动小车向右运动. (2)多次在木块上添加砝码以改变压力,尽可能多测几组数据.实验中应该测量和记录的数据是____________. (3)如果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以摩擦力f为横轴,正压力FN为纵轴,如实验步骤正确,得到的应是一条________(选填“直线”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