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的安全管理幻灯片.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病人以性命相托,我们怎能不诚惶诚恐,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资料 每年有1亿多人出于不同医疗理由,需要手术 治疗。在发达国家,与手术安全有关的问题占本 可避免的伤残、死亡事故的一半。 专家透露,在中国与护理有关的医疗不良安全 事件中,有68%是可以预防的,20.7%是不可预 防的,另有11.3%至今仍难以给出准确的判断。 病人不安全事件分析 案例一 2010年6月1日晨,一位年 青护士为胸腹联合伤的病人更 换引流瓶时,忘了带无菌用, 遂夹住胸腔引流管,返回治疗 室去取。这时,正好一个腹部 闭合性损伤的病人术后回病房 需交接。………. 案例二 实习同学更换尿袋,2小时、4小时…… 无小便,患者腹胀、烦躁、血压升高??? ----- 尿袋与导尿管连接处,保护帽未取下 临床护理经常涉及到的导管包括中央静脉导管、外周静脉导管、鼻饲管、胃肠营养管、腹膜透析导管、气管插管、以及各种外科引流导管等。 1999年美国医学研究所发表了著名的报告“To err is human:Building a safer health system”,引起公众震惊 报告指出,美国每年约有98000人死于可以预防的医疗差错,远远超过了工伤、交通事故、乳腺癌和艾滋病的死亡人数 《2008 年度患者安全目标》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提高用药安全 建立与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严格执行手部卫生,符合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 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鼓励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2009年患者安全目标》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 确性 二、提高用药安全 三、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 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四、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五、严格执行手卫生,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六、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 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九、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十、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2010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工作目標 目標一:提升用藥安全 目標二:落實醫療機構感染控制 目標三:提升手術安全 目標四:預防病人跌倒及降低傷害程度 目標五:鼓勵異常事件通報資料正確性 目標六:提升醫療照顧人員間溝通的有效性 目標七:鼓勵病人及其家屬參與病人安全工作 目標八:提升管路安全 目標九:消防安全 管 道 类 型 输入性管道 指通过管道把氧气、水分或药液补充到体内。 如:静脉置管、鼻饲管、氧气管等。 排出性管道 指通过专用性管道来引流出体内的气体和液体等,常作为治疗和判断预 后的指标。 如:胃肠减压管、导尿管、各类引流管等。 监测性管道 指放置在体内的监护站,监测病情变化的管道。 如:漂浮导管、有创动脉置管等。 综合性管道 常 见 问 题-1 某工作半年的护理人员,巡视病房发现:某危重病人, 烦躁,双上肢约束,右颈静脉敷贴松动,导管滑脱1cm;准 备更换敷贴,取物品过来,发现深静脉导管完全脱出。 常 见 问 题- 2 某医生为术后第1天病人伤口换药,腹腔引流管引出130ml淡血性液,盆腔引流管无液引出;拔出引流管接头,发现帽在接头没下,随即引出200ml淡血性液;晚夜班护理人员均交班无液引出,术后接班记录为无液引出,护理人员为工作1年内。 某护理人员在记录尿量时,发现一病人两小时无尿引出,立即通知医生—病人病情变化… 常见问题-3 某术后病人主诉心慌、胸闷,责任护师查看病人:心率125次/分,血压90/65mmhg,腹腔引流管引出100ml黄绿浑浊样液,伴异味;夜班记录为200ml淡黄色液… 某腹腔手术后病人,术后第1小时引出200ml,第2小时引出150ml,通知医师继观,第3小时100ml… 某食道癌术后,胸腔闭式引流量每小时超过200ml,颜色鲜红… 处理对策-严密监测 脑脊液约为150~350ml/日色清亮;变浑浊,有絮状物则为感染 伤口引流出鲜红色血性液,每小时大于100ml应怀疑活动性出血 “T”管量“少-多-少”,色为金黄色清亮或黄绿色。 胸腔引流发现食物残渣考虑食管吻合口漏 尤其量突然增多或减少,要引起高度重视,发现问题 应及时处理并汇报医生。 常见问题- 4 医嘱某病人开始鼻饲温水,责任护师告知实习中期 的护生实施,等老师过来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