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说明
1 、 课 程 的 性 质 和 内 容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中一门重要课程,它包括两门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 的两门学科,即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本学科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 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密切,它在增进我国人民体质、预防疾病、保护和提高健康水平等 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 、 课 程 的 任 务 和 要 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理论讲授和实验操作,使学生深入理解营养、食 品与人体健康、疾病的关系,充分认识本学科在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中的 重要地位,全面、系统地掌握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了解学科发展方向,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专业理论和技能水平,为改 善人民营养状况,保障食品卫生与安全,预防食源性疾病,增进人民体质 做出贡献。
二 、 学 时 分配
模块
名称
总课时
讲授
演示
实验
仿真
模块 1
绪论
1
1
模块 2
营养学基础
2
2
模块 3
植物化学物
1
1
模块 4
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1
1
模块 5
特殊人群的营养
2
2
模块 6
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
1
1
模块 7
社区营养
1
1
模块 8
食品污染及预防
1
1
模块 9
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
1
1
模块 10
各类食品卫生及其管理
1
1
模块 11
食品中毒及其预防
1
1
模块 12
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1
1
合计
14
14
三 、 课 程 内容及要求
绪
论
1、目的要求
熟悉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方法。了解营养学与食
品卫生学的学科研究进展以及今后面临的工作任务。
2、教学内容
详细讲解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般介绍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的学科研究进展以及今后面临的工作任务。
第一章
营养学基础
1、 目的要求
掌握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的基本概念,食物蛋白质
营养学评价的方法,必需脂肪酸和膳食纤维的种类及生理功能,热能消耗的内 容。掌握各类矿物质和维生素的生理功能以及缺乏或过多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熟悉脂类的分类及功能,碳水化合物的分类、生理功能,热能供给量及适宜比 例。熟悉各类维生素的理化性质、营养水平鉴定。了解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 合物消化、吸收、代谢和供给量,热能单位、食物的产热系数。了解矿物质的 概念、各种矿物质的食物来源及供给量,维生素的分类、特点命名及食物来源 和供给量。
2、 教学内容
重点讲解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的基本概念,食物蛋
白质营养物质和维生素的生理功能以及缺乏或过多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详细讲 解脂类的分类及功能,碳水化合物的分类、生理功能,热能供给量及适宜比例。 熟悉各类维生素的理化性质、营养水平鉴定。一般介绍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 合物消化、吸收、代谢和供给量,热能单位、食物的产热系数。了解矿物质的 概念、各种矿物质的食物来源及供给量,维生素的分类、特点命名及食物来源 和供给量
第二章
植物化学物
1、 目的要求
熟悉植物化学物的分类及生物学作用。 熟悉黄酮类化合物、大蒜、
大豆皂甙的结构类型、化学成分及生物学作用。
2、 教学内容
详细讲解植物化学物的分类及黄酮类化合物、大蒜、大豆皂甙的结构
类型、化学成分及生物学作用。
3、教学方法和学时
课堂讲授 2 学时。
第三章
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1、 目的要求
掌握谷类食品的营养素组成特点及营养价值,大豆的营养价值及抗营
养因素。熟悉其他各类食品的营养素组成及分布。了解食品营养价值的评定指标及意义。 了解加工、烹调、储存条件等因素对食品营养价值的影响。
2、 教学内容
重点讲解谷类食品的营养素组成特点及营养价值,大豆的营养价值及
抗营养因素。详细讲解其他各类食品的营养素组成及分布。一般介绍食品营养价值的评定 指标及意义,加工、烹调、储存条件等因素对食品营养价值的影响。
3、教学方法和学时
课堂讲授 4 学时。
第四章
特殊人群的营养
1、 目的要求
掌握孕妇、母乳的营养需要;孕期营养不良对胎儿的影响;母乳喂养
的优点。掌握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的营养需求及合理营养原则,病人膳食的调整和控制 原则。熟悉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的生理特点。熟悉膳食营养因素对心血管疾病、糖尿病、 肿瘤发生的影响。了解老年人的生理代谢特点。了解运动员的营养需求及膳食特点
2、 教学内容
重点讲解孕妇、母乳的营养需要;孕期营养不良对胎儿的影响;母乳
喂养的优点;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的营养需求及合理营养原则,病人膳食的调整和控制 原则。详细讲解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的生理特点,膳食营养因素对心血管疾病、糖尿病、 肿瘤发生的影响。一般介绍老年人的生理代谢特,运动员的营养需求及膳食特点。
3、教学方法和学时
课堂讲授 4 学时。 第六章 社区营养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