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教学护理查房.pptx
心力衰竭教学护理查房;未找到bdjson;01;;心力衰竭并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诸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心肌炎等疾病均可导致心力衰竭。;临床表现;预防措施与重要性;02;;射血分数(EF)
反映左心室泵血功能,正常值≥50%。
心输出量(CO)
反映心脏每分钟泵出的血流量,有助于评估心脏功能。
心脏指数(CI)
将心输出量进行体表面积标准化,更准确地评估心功能。
脑钠肽(BNP)或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
反映心脏压力和容量负荷,辅助诊断心衰及评估预后。;呼吸困难与肺淤血;病例三;03;利尿剂
利尿剂是心衰治疗中改善症状的基石,通过排钠、利尿,减少体液潴留,减轻心脏前负荷,改善心功能。但长期应用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等副作用。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这两类药物能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后负荷,同时能抑制心室重塑,改善预后。但需注意监测肾功能和血钾水平。
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能降低心率和血压,减少心肌耗氧量,长期应用可改善心脏功能,但需注意心动过缓和低血压等副作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能拮抗醛固酮的保钠保水作用,进一步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衰症状,但需注意高血钾等副作用。;药物剂量调整原则和注意事项;电解质紊乱;;04;戒烟限酒;心理支持服务提供途径;;家属参与和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培养;05;;;;;06;治疗原则及护理要点;新型药物研究进展;;;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