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作文走进古代文学的世界.doc
诗词鉴赏作文走进古代文学的世界
TOC\o1-2\h\u27376第一章走进古代文学:诗词鉴赏的大门 1
11478第二章古代诗词的绚丽画卷:内容与形式 1
9056第三章感受古代诗词的韵味:我的独特体会 2
26117第四章从“床前明月光”看诗词的魅力:原文举证 2
23168第五章古代文学中的智慧与情感:深度剖析 2
31297第六章诗词鉴赏的多元视角:不同的解读 3
19477第七章古代文学对现代的启示:总结观点 3
2367第八章传承古代文学:我们的责任与展望 3
第一章走进古代文学:诗词鉴赏的大门
古代文学就像是一座巨大而神秘的宝库,而诗词鉴赏就是打开这座宝库的大门钥匙。诗词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诗经》开始,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美妙诗句,简单而质朴地表达出古人对爱情的向往。它用一种朗朗上口的形式,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呈现出来。当我们开始尝试去鉴赏诗词的时候,就像是跨越了千年的时光,去和古代的诗人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比如读李白的诗,他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那种豪放不羁、豁达超脱的情怀扑面而来。这时候,我们就已经推开了诗词鉴赏这扇大门,走进了古代文学那令人神往的世界。
第二章古代诗词的绚丽画卷:内容与形式
古代诗词就像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内容丰富多样,形式也别具一格。从内容上来看,有表达思乡之情的,像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短短几个字,就把那种身处他乡的孤独和对亲人深深的思念刻画得淋漓尽致。还有描绘壮丽山河的,如杜甫的《望岳》“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生动地展现出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在形式上,诗词有着严格的格律要求,比如律诗,要求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工整。像李商隐的《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两联不仅对仗巧妙,而且用词华丽,富有诗意。这种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使得古代诗词成为了文学史上璀璨的明珠。
第三章感受古代诗词的韵味:我的独特体会
我对古代诗词韵味的感受是非常深刻的。每一首诗词都像是一个小小的世界,有着独特的氛围和情感。当我读李清照的词时,那种细腻而哀怨的情绪就像涓涓细流一样淌进我的心里。她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开始就用一连串的叠词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这种情感不是直白地诉说,而是通过这些精心挑选的字词,像丝线一样慢慢缠绕在读者的心间。再看苏轼的词,他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又让我感受到一种豁达和超脱。无论风雨如何,都能坦然面对,这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通过诗词传递给我,让我在自己的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也能有更多的勇气去面对。
第四章从“床前明月光”看诗词的魅力:原文举证
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从这首诗中,我们能深刻地感受到诗词的魅力。它的语言简洁明了,没有任何复杂的词汇,但却能精准地传达出一种情感。诗人在夜晚看到床前的月光,第一反应是以为地上结了霜,这种自然而又贴近生活的描写,一下子就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当他抬头看到明月,进而低头思念故乡,这一抬头一低头之间,那种思乡之情就如潮水般涌来。明月在古代诗词中常常是思乡的象征,而李白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这个意象,将自己的思乡之情寄托于明月之上。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无论是儿童还是老人都能轻易地背诵,这种通俗易懂又饱含深情的特点,正是诗词魅力的体现。
第五章古代文学中的智慧与情感:深度剖析
古代文学中的智慧与情感是非常丰富的。以《论语》为例,虽然它不是诗词,但也是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就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它告诉人们要善于向他人学习,无论对方是比自己优秀还是不足,都能从中汲取有益的东西。在诗词方面,像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里面既有陆游对国家统一的强烈渴望这种爱国情感,又体现了他对子孙后代的期望这种家庭情感。这种情感和智慧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相互交融,诗人通过自己的创作,把对人生的感悟、对社会的看法、对情感的表达都融入到文字当中,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六章诗词鉴赏的多元视角:不同的解读
诗词鉴赏是具有多元视角的。就拿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来说,从爱情的角度看,“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描绘出了恋人分别时那种难舍难分的深情。但如果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柳永当时仕途不顺,这也可能是他对自己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