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内外文言文趣读精析精练:15 自相矛盾.doc

发布:2018-06-06约1.63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趣文导读 迂公修屋 有迂氏者,世称迂公,性吝啬。篱败不修,瓦裂不葺。一日,夜半暴雨,屋漏如注,妻子东藏西匿,仍半身淋漓。妻且号且诟,诘曰:“吾适尔,因汝家富,不意乃受此累。汝何以为父?何以为夫?”迂公无奈。旦日,延人治屋。然自后二月,天晴月朗,不见雨兆。迂公叹曰:“适葺治,即不雨,岂不徒耗资财!” 【译文】 有一个姓迂的人,大家都叫他迂公,他个性小气。篱笆破了也不修理,屋顶上的瓦片破了也不修理。一天,半夜突然下起了雨,屋子漏雨就像被注了水,妻子和孩子东躲西藏但还是被雨水打湿了大半身,妻子边喊边骂,责问他说:“我嫁给你,是因为你家中富贵,却没想到要受这种苦累。你凭什么做我的丈夫?你凭什么做孩子的父亲?” 迂公无可奈何。第二天,迂公请来工匠修屋子。然而,在后来的两个月中,天气晴朗无比,看不见要下雨的征兆。迂公叹息道:“刚将屋子修好,马上(就)不下雨,这不是浪费钱财吗?” 二、美文精读 【作品卡片】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是韩国的贵族,“喜刑名法术之学”,后世称他为韩非子。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韩非写了《孤愤》《五蠹》等一系列文章,这些作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 【文言原文】 楚人有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韩非子》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利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弗应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夫同世而立楚人有卖盾与矛者应其人弗能应也弗其人弗能应也誉之曰物莫能陷也以子之矛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或曰誉之曰以子之矛何如何如楚人有盾与矛者楚人有盾与矛者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① 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楚人有盾与矛者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3.判断下了说法的正误。(8分) ①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这是一个判断句。( ) ②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之”起了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 ③ 于物无不陷也。→这是一个双重否定句。( ) ④ “物莫能陷也”和“陷子之盾”中的“陷”字,均解释为“刺,刺穿”。( ) 4. 概括出这则寓言的寓意。(2分) 【参考答案】 ③ 什么矛都无法穿破的盾与什么盾都能穿破的矛,不能同时出现在一起。 ④ 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 ⑤ 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东西穿不透的。 A.誉之曰(称赞)    B.于物无不陷也(穿透) C.吾矛之利(好处)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句首发语词)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或曰 而或长烟一空   B.以子之矛 父以足受 C.陷子之盾 吾欲之南海   D.不可同世而立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3. 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① 誉之曰 ( ) ② 物莫能陷也楚人有盾与矛者 ① 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