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试论民事法律关系与“好意关系”的区别.doc

发布:2018-01-01约5.73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试论民事法律关系与“好意关系”的区别 @吉林教育LILUNZONGHENG 试论民事法律关系与好意关系 吉林延边大学法学院李震宇 的区别 摘要:民事法律关系是民事关系经过民法调整而上升为被法律所保护的一种法律关系.作为民法的核心和灵魂,它不仅 体现了民法的精神和价值,而且也蕴含了民法的逻辑和方法.好意关系则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互为帮助,增进情谊的表现,在我 们日常生活中也颇为常见.它和民事法律关系在很多方面都具有相同之处,但同时也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正确区分二者的界定 范围有利于当事人对行为性质的把握,同时对我们指导实践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民事律关系好意关系意思表示侵权责任 一 ,引言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好意关系.比如让熟人 搭乘顺风车,为邻居照看小孩,邀请朋友参加宴会等等.这种 好意关系符合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道德情操.尤其是在亲 戚,朋友,邻居等之间,这种关系更为常见.而民事法律关系是 民法理论的基础,是民法中的基本概念,贯穿于整个民法理论 体系当中.在我们周围,民事法律关系也最为常见,最为普遍, 而且和好意关系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着共同之处,颇为相似. 因此,有些人总会把二者相混淆.基于此,笔者想借此文,对民 事法律关系和好意关系进行一下比较区分,以便更好的在实 务当中具体运用.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概述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为了稳定社会生活秩 序,有效地规范民事主体的行为,国家必然要运用包括法律手 段在内的各种措施来调整民事主体间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其 中,由民事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便形成了民事法律关 系.所谓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事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 也就是由民事法律规范所确认和保护的社会关系.这就是说, 首先,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不能将之 理解为对物的关系.其次,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法律调整的社 会关系,此种关系以国家强制力作保障.第三,民事法律关系是 一 种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民事法律关系与其他法律关系相 比,有以下特征:1.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的主体之间的法律关 系.2.民事法律关系大量的是民事主体自主形成的法律关系. 3.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通常是对等的,相互的.②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关于民事法律的性质,目前我国 大部分学者认为民事法律关系为思想意志关系.民法学教材《中 国民法》当中有这样的阐述:民事法律关系是体现了国家意志和 当事人意志的思想意志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按照民法规范形成 的社会关系,而民法不过是国家意志的反映.所以,民事法律关系 是按照国家意志建立起来的关系.只有当事人的行为符合民法所 体现的国家意志时,国家才能确认并保护当事人建立起来的民事 法律关系,并用国家强制力保证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内容 的实现.③由此可见,民事法律关系是受法律约束和调整的关系. 尤其是与民法的调整息息相关.民法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前 提,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发挥调整作用的必然结果. 三,好意关系的概述 (一)好意关系的概念.所谓好意关系又叫友谊行 为,好意施惠,施惠关系等,是指行为人之间无意设定法 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而是出于良好动机而无偿为他人提供某 种利益的一类行为的总和.严格说来,这种关系或行为并非法 律术语,其旨是为增进情谊的行为.它只是对社会生活中的一 种普遍现象的高度浓缩和概括.因此,在法律上尚无对这类行 为的明确概念,我国民法上也未设规定.好意关系这种提法 最早是出现在德国判例学说JT_(Gefalligkeitsverhaltnis).(£我国台 湾学者王泽鉴先生将此译为好意施惠关系,黄立先生译为 施惠关系.《其实,不管学者怎么翻译,以上名称都是从这类 行为的目的或本质出发而产生的,体现了好意施惠关系这类 行为与其它行为的不同. (二)好意关系的性质.明确行为的性质,是对其进行深 入研究的前提和关键.目前的通说认为,好意关系不是一种 法律行为.第一,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件,表意人将自己的 意思表示于外部而为他人所知,法律承认并赋予其法律效力. 所以判定一个行为究竟是不是法律行为,首要标准就是看其是 否具有意思表示.好意关系的当事人只是为增进友谊或一时 方便而非追求法律效果,因此谈不上是一种法律行为.第二, 好意关系是以双方当事人增进友谊为出发点和目的,而这种 情谊行为如爱情,友谊,社交往来等不能成为法律行为的标的, 它所引发的社会关系不受法律调整. 对于通说的观点,笔者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从民法的基本理 念和利益衡平,公平原则等角度来看,把好意施惠这种行为不视 为法律行为,符合一般法理意义上的法律行为要件,还确实有利 于提倡和鼓励社会主义道德,减少施惠人的内心顾虑,也有利于 互助互爱的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但是,一概否定这种好意行 为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